首頁 > 衛教資訊 > 自我放鬆肌肉區,包含伸展與使用泡棉滾筒 > 胸椎與腰椎
文章分類Article
解鎖胸小肌激痛點,告別惱人肩頸胸痛!胸前隱形殺手!
前言
你是否常感到胸悶、肩頸痠痛,甚至手臂內側麻痛?這些症狀可能不只是疲勞,而是隱藏在胸前的「胸小肌」在作祟!胸小肌的激痛點常常被忽略,但它卻是造成許多人肩頸胸痛的元兇。這個肌肉雖然小,但是其影響卻非常廣泛。胸小肌的激痛點不僅會導致局部疼痛,還會產生令人困擾的轉移痛。胸小肌的問題不容小覷,了解它才能真正擺脫疼痛。
個案分享
李小姐是一位上班族,長期使用電腦工作,最近幾個月開始感到肩頸僵硬、胸悶,偶爾還會覺得手臂內側麻麻的。她以為是頸椎出了問題,看了骨科也做了復健,但效果卻不盡理想。後來,經過物理治療師的詳細評估,發現李小姐的困擾來自於胸小肌的激痛點。經過幾次的治療,李小姐的肩頸疼痛和手臂麻木感都明顯改善。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有時疼痛的根源並非表面所見,胸小肌的激痛點可能就是那個隱藏的「幕後黑手」。
肌肉介紹
胸小肌位於胸大肌的深層,從肩胛骨的喙突延伸到第三到第五根肋骨。這條肌肉的主要功能是幫助肩胛骨向下和向前移動,以及在深呼吸時協助肋骨抬高。由於現代人長時間姿勢不良,例如圓肩駝背、久坐等,胸小肌很容易變得緊繃,形成激痛點。胸小肌的激痛點一旦形成,不僅會影響肩胛骨的活動度,還會導致周邊區域的疼痛和不適。
肌肉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
胸小肌的收縮主要影響肩胛骨,產生肩胛骨前傾(anterior tilt)、內收(medial rotation)和下壓(depression)的動作。
- 肩胛骨前傾:胸小肌將肩胛骨的喙突往前下拉,使得肩胛骨的上緣向前傾斜。
- 肩胛骨內收:胸小肌將肩胛骨的內側緣往前拉,使得肩胛骨向內旋轉。
- 肩胛骨下壓:胸小肌將肩胛骨向下牽拉,使得肩胛骨整體位置下移。
當我們在做某些運動時,例如:
- 推的動作:像是伏地挺身、胸推等動作,需要胸小肌來穩定肩胛骨,協助將力量有效傳遞到上肢。
- 上肢過頭的動作:如投擲、游泳等,胸小肌在這些動作中也扮演著肩胛骨穩定的角色。
- 呼吸:在深呼吸時,胸小肌會協助抬高肋骨,增加胸腔容積,讓空氣能更順利進入肺部。
在錯誤姿勢下:
- 圓肩駝背:長時間維持圓肩駝背的姿勢,會導致胸小肌長時間處於縮短狀態,容易形成激痛點。
- 聳肩:聳肩的動作會使得胸小肌過度活化,長時間下來也會導致肌肉疲勞和疼痛。
- 久坐:久坐時,我們的肩胛骨往往會向前傾,這也會讓胸小肌承受額外的壓力。
因此,胸小肌的肌動學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在運動、姿勢維持、甚至呼吸時都會用到它。因此,了解其功能和如何產生激痛點,可以讓我們更有效預防和治療相關的疼痛問題。
肌肉是否壓迫神經
胸小肌的確有可能壓迫神經,特別是當肌肉過度緊繃或形成激痛點時。最常見的是胸小肌壓迫到臂神經叢(brachial plexus),導致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TOS)。當臂神經叢受到壓迫時,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手臂、手掌或手指麻木、刺痛感:特別是在手臂內側和第四、第五指。
- 肩頸、胸部疼痛:疼痛可能會延伸到手臂或手部。
- 手臂無力:可能會感到手臂肌肉無力,難以進行需要力量的動作。
- 手部冰冷或發紫:由於血液循環受到影響,可能會出現手部冰冷或發紫的現象。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以確定是否為胸小肌壓迫神經所致。
激痛點位置
胸小肌的激痛點通常有兩個主要位置:
- 附著點激痛點(Attachment Trigger Point, ATrP):位於胸小肌附著在肩胛骨喙突的位置,較為接近肩膀前側。
- 中央激痛點(Central Trigger Point, CTrP):位於胸小肌的肌肉中段,較為靠近胸部。
如何自我檢查:
- 觸摸喙突:先找到肩膀前方的鎖骨,然後沿著鎖骨向外滑動,會摸到一個骨頭突起,就是肩胛骨的喙突。
- 按壓肌肉:在喙突下方,以及胸部外側的肌肉中段區域,用手指輕輕按壓,尋找是否有明顯的壓痛點。
- 注意轉移痛:按壓時,如果出現肩頸胸痛,或手臂內側麻痛等轉移痛,則很可能就是胸小肌的激痛點。
轉移痛模式
胸小肌的轉移痛模式相當獨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區域:
- 前三角肌區域:這是最常見的轉移痛區域,患者常會感到肩膀前側深層的痠痛。
- 胸部:疼痛可能會延伸到整個胸部,甚至有時會讓人誤以為是心臟問題。
- 上臂內側:疼痛可能會向下延伸到上臂的內側,有時伴隨麻木或刺痛感。
- 前臂內側和手部:轉移痛嚴重時,可能會延伸到前臂內側,甚至到手部的尺側(小指側)以及最後三指。
特別的是,胸小肌的轉移痛常常會跳過手肘和手腕,直接出現在前臂和手部,這點可以幫助我們區分是否為胸小肌的問題。
常見的引發肌肉激痛點的錯誤用力方式與姿勢
胸小肌的激痛點通常是因為以下幾種原因所引發:
- 長時間圓肩駝背:現代人長時間使用電腦、滑手機,容易姿勢不良,造成胸小肌長時間處於縮短狀態。這種姿勢會限制肩胛骨的活動,讓胸小肌過度緊繃。
- 重量訓練或運動過度:過度的胸部訓練,如伏地挺身、胸推等,如果沒有適當的休息和伸展,容易使胸小肌產生激痛點。不正確的運動姿勢也會增加胸小肌的負擔。
- 提重物時姿勢不良:搬重物時如果身體向前彎曲,會使得胸小肌為了穩定肩胛骨而過度用力。
- 長時間手臂前伸:例如開車、打字、長時間手臂向前伸的動作,都會讓胸小肌處於緊張狀態。
- 睡姿不良:側睡時如果肩膀向前捲曲,或者趴睡時手臂壓在胸下,都可能導致胸小肌緊繃。
- 壓力過大:壓力會導致身體肌肉緊繃,胸小肌也不例外。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讓肌肉更容易形成激痛點。
- 呼吸模式不良:習慣用胸式呼吸的人,胸小肌會更加活躍,長期下來也會變得緊繃。應該練習腹式呼吸,減少對胸小肌的依賴。
- 胸大肌過度緊繃:胸大肌過度緊繃會間接導致胸小肌受到壓力,產生激痛點。它們之間是一個互相影響的關係。
- 其他肌肉的代償:當其他肌肉無力或受傷時,胸小肌可能會代償工作,導致過度使用而產生激痛點。例如:上斜方肌無力,胸小肌會代償抬高肩胛骨。
- 內科疾病:某些內科疾病,如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臟疾病等,也可能導致胸小肌緊繃。
自我保健
以下提供一些簡單的自我保健方法,幫助你緩解胸小肌的疼痛:
-
伸展運動:
- 門框伸展:將雙手放在門框兩側,身體向前傾,感覺胸部肌肉被伸展開。維持30秒,重複數次。
- 牆角伸展:將手肘彎曲90度,放在牆角兩側,身體向前傾,感覺胸部肌肉被伸展開。維持30秒,重複數次。
-
按摩:
- 按摩小球:將按摩小球放在胸小肌的激痛點位置,輕輕按壓持續1-2分鐘。也可以靠在牆上或地板上進行。
- 熱敷: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
- 腹式呼吸:練習腹式呼吸,可以減少對胸小肌的依賴,幫助肌肉放鬆。
採用正確的姿勢與動作來避免該肌肉疼痛與緊繃
要避免胸小肌的疼痛和緊繃,除了上述的自我保健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姿勢和動作開始調整:
-
改善坐姿:
- 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確保椅子可以提供足夠的背部支撐,讓你的脊椎保持自然曲線。
- 調整螢幕高度:將螢幕調整到與視線水平的高度,避免頭部過度前傾。
- 讓肩膀放鬆:避免聳肩或圓肩駝背,讓肩膀自然下垂。
- 定時起身活動:每隔30分鐘起身走動一下,伸展肩頸和胸部肌肉。
-
改善站姿:
- 抬頭挺胸:想像頭頂有一條線向上拉,讓身體自然挺直。
- 肩膀放鬆:避免肩膀過度向前捲曲,讓肩膀自然下垂。
- 收腹:輕微收縮腹部肌肉,維持身體的穩定性。
-
正確的提重物方式:
- 彎曲膝蓋:搬重物時,彎曲膝蓋而不是彎腰,讓腿部肌肉分擔重量。
- 靠近身體:將重物盡量靠近身體,減少手臂的負擔。
- 避免過重:盡量避免搬運過重的物品,或是分次搬運。
-
正確的運動方式:
- 注意運動姿勢:在進行胸部訓練時,確保動作正確,避免胸小肌過度用力。可以請教專業的健身教練指導。
- 適度休息:給予肌肉足夠的休息時間,避免過度訓練。
- 搭配伸展運動:運動後一定要做伸展運動,放鬆肌肉。
-
睡姿調整:
- 避免趴睡:趴睡容易壓迫胸部肌肉,盡量選擇仰睡或側睡。
- 使用合適的枕頭:確保枕頭高度適中,維持頸椎的自然曲線。
- 避免肩膀向前捲曲:側睡時,可以在兩腿之間夾一個枕頭,保持肩膀的自然位置。
-
壓力管理:
- 適度運動:透過運動可以釋放壓力,放鬆肌肉。
- 練習放鬆技巧:例如冥想、瑜伽、深呼吸等,都有助於減輕壓力。
-
呼吸練習:
- 練習腹式呼吸:學習用腹部呼吸,而不是胸部。可以將手放在腹部,感受呼吸時腹部的起伏。
透過這些日常習慣的調整,我們可以有效減少胸小肌的負擔,預防激痛點的產生。
專業協助
如果自我保健方法效果不佳,或疼痛持續存在,建議尋求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協助。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擁有專業的團隊和先進的設備,可以針對你的個別狀況,提供客製化的治療計畫。我們的治療項目包括:
- 徒手治療:鬆解肌肉筋膜、關節鬆動術等。
- 激痛點針刺:針對激痛點進行針刺,快速緩解疼痛。
- 運動治療:教導正確的姿勢和運動方式,強化相關肌肉。
- 儀器治療:利用超音波、電療等儀器,加速組織修復。
歡迎來到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讓我們幫助你擺脫胸小肌的困擾!
-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 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183號2樓
- 電話:02-27177600
- 網站:https://www.ajwkptc.com
- FB:https://www.facebook.com/ajwkptc
- IG:https://www.instagram.com/ajwk_physiotherapy/
- LINE@:https://lin.ee/lQJBPXL 加入官方LINE,線上預約與獲得更多資訊
物理治療師的小叮嚀
- 耐心與恆心:胸小肌的問題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改善,要有耐心和恆心,持續進行自我保健和治療。
- 尋求專業協助:如果自行處理效果不佳,請及時尋求專業協助,以免延誤治療。
- 注意日常生活習慣:良好的姿勢和動作習慣是預防復發的關鍵,要時刻提醒自己注意。
- 重視身體訊號:當身體出現不適時,不要忽視,及早處理才能避免小問題變成大麻煩。
問與答
- Q:胸小肌激痛點會引起什麼症狀? A:胸小肌激痛點會引起肩頸、胸部和手臂內側的疼痛、麻木或刺痛感。
- Q:胸小肌激痛點如何檢查? A:可以觸摸肩胛骨的喙突下方和胸部外側肌肉中段,尋找是否有明顯的壓痛點。
- Q:胸小肌激痛點的轉移痛會到哪些部位? A:轉移痛會到前三角肌、胸部、上臂內側,嚴重時會延伸到前臂和手部。
- Q:哪些原因容易引發胸小肌的激痛點? A:常見的原因包括長時間圓肩駝背、重量訓練過度、姿勢不良等。
- Q:自我保健可以如何緩解胸小肌的疼痛? A:可以做伸展運動、按摩、熱敷和練習腹式呼吸。
- Q:什麼時候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A:如果自我保健效果不佳或疼痛持續存在,建議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協助。
- Q:要如何預防胸小肌疼痛復發? A: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姿勢和動作開始調整,並保持良好的習慣。
參考資料
-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3th
- Orthopaedic Physical Therapy
- The_Trigger_Point_Manual_-_The_Lower_Extremities
- TriggerPointManualUpper_部分1
- TriggerPointManualUpper_部分2
- TriggerPointManualUpper_部分3
- essentials-of-physical-medicine-and-rehabilitation-musculoskeletal-disorders-pain-and-rehabilitation-4e-2018-elsevier-pdf-free_部分2
- myofascial-manipulation-theory-and-clinical-application_compress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triggerpoint #激痛點 #referrelpain #轉移痛 #胸小肌 #pectoralismi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