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衛教資訊 > 自我放鬆肌肉區,包含伸展與使用泡棉滾筒 > 頭部與頸部
文章分類Article
揭秘舌骨下肌群的激痛點與轉移痛!「喉嚨卡卡」不是感冒?
前言
你是否經常感到頸部緊繃,聲音沙啞,或是吞嚥時有異物感?這些症狀可能並非單純的疲勞或感冒,而是 舌骨下肌群 出了問題。這些位於頸部前方的肌肉,雖然不大,卻對頸部功能和發聲至關重要。 舌骨下肌群 的緊繃和激痛點會引起局部疼痛,更會將疼痛轉移到其他部位,例如喉嚨、下巴、胸部等。 舌骨下肌群 的健康,常常被忽略,但它們的狀態卻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品質。 舌骨下肌群 ,你不可不知!
個案分享
李小姐是一位老師,長時間站立講課,最近發現自己聲音越來越沙啞,而且常常覺得喉嚨卡卡的,吞嚥時也有點困難。她以為是感冒,看了醫生也沒改善。後來,她來到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經過詳細檢查,發現她的 舌骨下肌群 有多個激痛點。經過幾次治療和自我保健指導,李小姐的喉嚨不適感顯著減少,聲音也恢復了以往的清亮。這個案例告訴我們, 舌骨下肌群 的問題常常被誤診,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
肌肉介紹
舌骨下肌群 位於頸部前方,主要包括四條肌肉: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甲狀舌骨肌和胸骨甲狀肌。這些肌肉起於胸骨、肩胛骨,止於舌骨和甲狀軟骨,主要功能是 協助舌骨和喉部的運動 。它們幫助我們在吞嚥、說話時精準控制喉部的位置。由於 舌骨下肌群 負責精細的運動,且容易受到姿勢不良和過度使用影響,因此特別容易產生激痛點。激痛點是肌肉內高度敏感的區域,會導致局部疼痛和轉移痛。
肌肉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
舌骨下肌群 在頸部扮演著重要的生物力學角色。當這些肌肉收縮時,它們會 拉動舌骨和甲狀軟骨 ,進而影響喉部的位置。這種控制在吞嚥和發聲過程中至關重要。
- 胸骨舌骨肌 和 肩胛舌骨肌 主要負責 將舌骨下拉 ,這在吞嚥的過程中能幫助我們打開食道入口,讓食物順利進入。
- 甲狀舌骨肌 則 將甲狀軟骨上拉,協助我們發出聲音 。
- 胸骨甲狀肌 的作用是 穩定甲狀軟骨 ,確保喉部在運動時保持穩定。
在日常活動中,這些肌肉在以下情況下會頻繁使用到:
- 說話:老師、演講者、銷售人員等需要長時間說話的職業,舌骨下肌群 會處於持續收縮的狀態,容易疲勞而產生激痛點。
- 吞嚥:每次吞嚥動作都需要這些肌肉的協調,頻繁吞嚥也會增加肌肉負擔。
- 不良姿勢: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電腦螢幕,會導致頸部肌肉過度伸展, 舌骨下肌群 為了維持頭部位置,會不斷用力,長久下來就容易產生激痛點。
- 運動:某些運動如游泳、划船等,需要頸部肌肉的協調,如果姿勢不正確,也容易導致這些肌肉緊繃。
- 呼吸:這些肌肉協助呼吸,特別是當呼吸費力時,這些肌肉會過度參與。
此外,當頸部處於前傾姿勢時, 舌骨下肌群 會被拉長,導致其張力增加,長期下來容易形成激痛點。而當我們處於駝背姿勢時,頸部肌肉會更加用力以保持頭部在正確位置,這也會增加 舌骨下肌群 的負擔。
肌肉是否壓迫神經
雖然 舌骨下肌群 本身較少直接壓迫神經,但 其緊繃和激痛點可能會間接影響周邊神經 。例如:
- 頸神經叢:位於頸部深層的神經叢,可能會因為肌肉的緊繃而受到刺激,引起頸部、頭部和肩部的疼痛或麻木感。
- 喉返神經: 雖然較少直接受壓迫,但是肌肉的緊繃會影響其功能,導致聲音沙啞等症狀。
這些神經問題通常與激痛點引起的肌肉張力增加有關,而非直接壓迫。因此,解決肌肉的激痛點是改善這些神經相關症狀的關鍵。
激痛點位置
舌骨下肌群 的激痛點通常會出現在以下幾個位置:
- 胸骨舌骨肌:激痛點常位於肌肉的中段,接近胸骨和鎖骨的交界處。
- 肩胛舌骨肌:激痛點可能出現於肩胛骨上方或肌肉的中段,沿著頸部側面延伸。
- 甲狀舌骨肌:激痛點多位於肌肉上部,靠近甲狀軟骨或舌骨。
- 胸骨甲狀肌:激痛點通常位於胸骨附近,沿著頸部前方向下延伸。
如何自我檢查?
- 觸診:用手指輕輕按壓頸部前方的肌肉,尋找是否有明顯的壓痛點,或是有條索狀的緊繃帶。
- 注意疼痛模式:當按壓到激痛點時,是否出現熟悉的疼痛感?或是疼痛延伸至其他部位?
轉移痛模式
舌骨下肌群 的激痛點會產生特定的轉移痛模式。了解這些模式有助於我們更精準地判斷問題所在:
- 胸骨舌骨肌:轉移痛常延伸至喉嚨前側,下巴,甚至胸部上部,產生類似喉嚨卡卡、吞嚥困難的感覺。
- 肩胛舌骨肌:轉移痛通常擴散至頸部側面,耳朵下方,有時會延伸至肩膀,引發頭痛和肩頸痠痛。
- 甲狀舌骨肌:轉移痛主要集中於喉嚨深處,舌根,以及下巴下方,容易造成聲音沙啞,吞嚥時覺得喉嚨有異物感。
- 胸骨甲狀肌:轉移痛通常位於喉嚨前方,胸部上方,有時會延伸至頸部前側,產生壓迫感。
這些轉移痛可能單獨或合併出現,且每個人的感受可能略有不同。
常見的引發肌肉激痛點的錯誤用力方式與姿勢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錯誤姿勢、動作和生活習慣,容易引發 舌骨下肌群 的激痛點:
-
長時間低頭:
- 滑手機: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會導致頸部過度前傾, 舌骨下肌群 為了維持頭部位置而持續用力,容易疲勞和產生激痛點。
- 電腦工作:螢幕位置過低,會導致頸部長時間處於前傾姿勢,增加肌肉負擔。
- 閱讀:長時間低頭閱讀書籍或文件,也會造成類似的問題。
-
不良坐姿:
- 駝背:駝背會讓頸部肌肉必須更用力以維持頭部直立,導致 舌骨下肌群 過度伸展。
- 身體前傾:長時間身體前傾會使頸部肌肉處於不自然的張力狀態,加速激痛點的產生。
-
不正確的運動姿勢:
- 游泳:游泳時頸部過度伸展或旋轉,可能會拉傷或過度使用 舌骨下肌群 。
- 舉重:舉重時,如果沒有適當的頸部穩定,容易導致肌肉過度負荷。
- 划船:划船時頸部過度前彎或是後仰,容易使 舌骨下肌群 產生激痛點。
-
生活習慣:
- 睡眠姿勢:枕頭高度不當,或是不良的睡姿,會使頸部肌肉在睡眠時處於不自然的姿勢。
- 壓力過大:精神壓力過大會導致肌肉緊繃,長期下來容易形成激痛點。
- 呼吸習慣:使用胸式呼吸過多,會讓頸部肌肉參與呼吸,使其負荷過重。
- 長時間說話:長時間說話會讓頸部的 舌骨下肌群 過度使用。
- 牙齒咬合不正:咬合不正會讓頸部肌肉不平衡。
-
其他因素:
- 內科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或某些慢性發炎疾病,可能影響肌肉功能,使其更容易產生激痛點.
- 外傷:頸部受到撞擊或拉傷,也可能導致激痛點的出現。
- 手術:頸部手術可能造成肌肉的疤痕和沾黏,進而影響其功能,導致激痛點的出現。
轉移痛的鑑別診斷
當出現喉嚨卡卡、頸部疼痛等症狀時,除了 舌骨下肌群 的激痛點,還需考慮以下其他可能原因:
-
頸椎問題:
- 頸椎間盤突出:可能壓迫神經,引起頸部和上肢的放射性疼痛,和 舌骨下肌群 的轉移痛有相似之處。
- 頸椎關節炎:會導致頸部僵硬和疼痛,需要區分是否是肌肉問題。
-
喉嚨疾病:
- 咽喉炎:會有喉嚨痛、吞嚥困難等症狀,但通常伴隨發燒和感染徵兆。
- 扁桃腺炎:會引起喉嚨痛、發燒、和扁桃腺腫大。
- 聲帶問題:聲帶結節或是聲帶發炎會導致聲音沙啞和喉嚨不適。
-
甲狀腺問題:
- 甲狀腺腫大:會導致頸部腫脹和壓迫感,需要區分是肌肉或甲狀腺問題。
- 甲狀腺炎:會引起頸部壓痛和喉嚨不適。
-
其他疾病:
- 胸廓出口症候群:會壓迫神經和血管,引起手臂疼痛、麻木,和 舌骨下肌群 的轉移痛有重疊之處。
- 顳顎關節障礙:可能會影響頸部肌肉,造成頸部疼痛和不適。
- 食道疾病:食道逆流或是食道狹窄會造成吞嚥困難與喉嚨異物感。
關鍵差異:
- 激痛點: 舌骨下肌群 的疼痛通常在按壓特定激痛點時會加劇,並產生轉移痛。
- 神經症狀:頸椎問題的放射痛通常會沿著神經分布,且伴隨麻木或無力感。
- 發炎反應:咽喉炎、扁桃腺炎等發炎性疾病通常會有發燒、紅腫熱痛等症狀。
- 甲狀腺檢查:甲狀腺疾病可以透過血液檢查和頸部超音波來診斷。
- 食道檢查:食道疾病需要透過胃鏡或是食道攝影來診斷。
如果嘗試自我放鬆與保健方式都無效,可能是其他的疾病或問題引發,請洽詢醫療人員。
自我保健
以下提供幾種簡單的自我保健方法,幫助你緩解 舌骨下肌群 的疼痛和緊繃:
-
伸展運動:
- 頸部側彎:輕輕將頭往左或右側彎,感覺頸部側邊肌肉伸展,保持 20-30 秒,重複 3-5 次。
- 頸部旋轉:慢慢將頭轉向左邊或右邊,感覺頸部肌肉伸展,保持 20-30秒,重複3-5次。
- 下巴內縮:將下巴輕輕往後縮,感覺頸部後方肌肉伸展,保持 20-30 秒,重複 3-5 次。
-
按摩:
- 手指按壓:使用指腹輕輕按壓頸部前方,尋找激痛點,並輕柔地按揉 1-2 分鐘。
- 按摩小球:將按摩小球置於激痛點處,輕柔地滾動按摩,或是靜止按壓,持續 1-2 分鐘。
- 泡棉滾筒:將泡棉滾筒置於上背部,上下滾動,可以放鬆頸部和上背部的肌肉,間接減輕 舌骨下肌群 的壓力。
- 熱敷:使用溫熱毛巾或熱敷袋,敷在頸部約 15-20 分鐘,幫助肌肉放鬆。
-
呼吸練習:
- 腹式呼吸:將手放在腹部,深呼吸時,讓腹部隆起,吐氣時讓腹部凹陷,可以幫助放鬆頸部和肩膀肌肉。
採用正確的姿勢與動作來避免該肌肉疼痛與緊繃
除了自我保健外,維持良好的姿勢和動作習慣,是預防 舌骨下肌群 疼痛的關鍵:
-
正確的坐姿:
- 螢幕高度:將電腦螢幕調整到眼睛平視的高度,避免長時間低頭。
- 椅子高度:調整椅子高度,使雙腳平放於地面,大腿與地面平行,維持骨盆中正。
- 背部支撐:選擇有良好背部支撐的椅子,或是在腰部放置靠墊,維持脊椎的自然曲線。
- 避免駝背:隨時提醒自己將背部挺直,肩膀放鬆,避免駝背。
- 適時休息:每工作 30-60 分鐘,起身活動一下,伸展頸部和肩部。
-
正確的站姿:
- 頭部位置:保持頭部在肩膀正上方,避免過度前傾。
- 肩膀放鬆:將肩膀自然放鬆,避免聳肩。
- 重心分配:將身體重心平均分配在雙腳,避免過度傾斜。
- 核心穩定:隨時保持核心肌肉的穩定,以支撐身體。
-
正確的睡姿:
- 枕頭高度:選擇高度適中,能支撐頸部自然曲線的枕頭。
- 睡姿:盡量避免趴睡,建議仰睡或側睡,並在兩腿之間放置枕頭,以維持脊椎的自然曲線。
- 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睡眠時可適時翻身,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
-
使用手機的正確姿勢:
- 抬高手臂:使用手機時,盡量抬高手臂,使螢幕與眼睛平行。
- 適度休息:避免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每使用 20-30 分鐘,休息一下。
-
運動時的注意事項:
- 頸部穩定:運動時,要注意頸部的穩定,避免過度伸展或旋轉。
- 正確姿勢:運動前請教專業教練,學習正確的運動姿勢。
- 適度休息:避免過度訓練,給予肌肉足夠的休息時間。
-
呼吸訓練:
- 練習腹式呼吸:每天練習腹式呼吸,幫助放鬆頸部肌肉。
- 避免胸式呼吸:學習使用腹式呼吸,避免過度使用頸部肌肉呼吸。
-
其他生活習慣:
- 放鬆壓力:透過運動、冥想、聽音樂等方式,幫助放鬆身心。
- 規律運動: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增強肌肉的耐力。
- 均衡飲食:攝取均衡的營養,維持肌肉的健康。
- 適當補水:飲用足夠的水分,保持身體的正常運作。
物理治療師的小叮嚀
舌骨下肌群 的問題雖然常見,但只要透過正確的自我保健和姿勢調整,就能有效緩解疼痛和不適。請隨時注意自己的姿勢和生活習慣,避免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並適時休息放鬆。如果你發現自我保健的效果不佳,或是有其他疑慮,請儘早尋求專業協助,避免讓問題惡化。
問與答
- Q: 舌骨下肌群的激痛點會造成哪些症狀? A: 舌骨下肌群的激痛點會引起頸部疼痛、喉嚨異物感、聲音沙啞、吞嚥困難、甚至延伸至肩部和胸部的疼痛。
- Q: 我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舌骨下肌群的激痛點? A: 你可以嘗試按壓頸部前方的肌肉,尋找是否有明顯的壓痛點,或是有條索狀的緊繃帶,按壓時是否會產生轉移痛。
- Q: 自我按摩有效嗎? A: 自我按摩可以幫助緩解肌肉緊繃,但如果激痛點較深層,或是情況較嚴重,可能還是需要尋求專業治療。
- Q: 熱敷還是冷敷比較好? A: 熱敷有助於放鬆肌肉,建議在肌肉緊繃時使用,冷敷則適用於急性發炎期。
- Q: 除了伸展和按摩,還有其他可以自我保健的方法嗎? A: 保持良好的姿勢、規律運動、適當休息、放鬆壓力,以及學習腹式呼吸都有助於預防和緩解肌肉問題。
- Q: 如果自我保健效果不佳,應該怎麼辦? A: 如果自我保健效果不佳,建議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進行評估和治療。
- Q: 需要看哪一科? A: 建議可以諮詢復健科醫師或是物理治療師。
參考資料
- Integrated sports massage therapy
- Management of Commo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by Hertling
-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 Orthopaedic Physical Therapy
- The_Trigger_Point_Manual_-_The_Lower_Extremities
- TriggerPointManualUpper
- essentials-of-physical-medicine-and-rehabilitation-musculoskeletal-disorders-pain-and-rehabilitation-4e-2018-elsevier
- myofascial-manipulation-theory-and-clinical-application
專業協助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提供專業的激痛點評估和治療。我們的物理治療師擁有豐富的經驗,能針對您的狀況提供個別化的治療方案,幫助您擺脫 舌骨下肌群 的困擾。立即預約,讓安健維康幫助您重拾健康舒適的生活!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183號2樓,02-27177600
FB:https://www.facebook.com/ajwkptc
IG:https://www.instagram.com/ajwk_physiotherapy/
LINE@:https://lin.ee/lQJBPXL 加入官方LINE,線上預約與獲得更多資訊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triggerpoint #激痛點 #referrelpain #轉移痛 #舌骨下肌群 #頸部疼痛 #喉嚨異物感 #物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