顴小肌的秘密:笑容背後的隱藏痛點

 

前言

 

顴小肌(Zygomaticus Minor)可能就是幕後黑手。這條肌肉雖然小巧,卻在我們的笑容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當顴小肌出現激痛點時,不僅會影響笑容的美觀,更會帶來令人困擾的疼痛。讓我們一起揭開顴小肌的神秘面紗,了解如何擺脫這些惱人的不適。

 

個案分享

 

小芳是一位熱愛生活的年輕女性,她喜歡用燦爛的笑容感染身邊的人。然而,最近她發現自己笑起來時,臉頰總是感覺僵硬,而且顴骨附近常常隱隱作痛。起初她以為是疲勞,但休息後情況並沒有改善。直到她來到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經過詳細的檢查,物理治療師發現小芳的顴小肌有明顯的激痛點。經過幾次的治療與衛教後,小芳的笑容終於再次綻放,臉頰的僵硬感和疼痛也消失了。她才明白,原來笑容背後也隱藏著需要我們關注的肌肉問題。

 

肌肉介紹

顴小肌(Zygomaticus Minor)是臉部表情肌之一,位於臉頰的淺層,起點在顴骨,終點在口角上方的上唇肌肉。顴小肌的主要功能是協助我們 提起上唇,並參與微笑的動作 。當我們微笑時,顴小肌會與其他臉部肌肉協同作用,讓我們的笑容更加生動自然。由於顴小肌的位置較為表淺,加上我們頻繁使用臉部肌肉,使其容易產生激痛點。

 

肌肉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

 

顴小肌在微笑時的主要作用是 將上唇向上和向外拉。具體來說,當顴小肌收縮時,它會牽引口角向上方和外側移動,並輕微提起上唇。這個動作使得嘴角上揚,呈現微笑的弧度。顴小肌的收縮也與顴大肌、提上唇肌等其他表情肌肉協同作用,共同完成更複雜的表情,像是開懷大笑或是露出嘲諷的笑容。

 

除了微笑外,顴小肌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其他用途。例如,當我們 說話、進食、或做出誇張的表情 時,顴小肌都會參與其中。這也意味著,如果這些動作中出現不正確的用力方式或姿勢,顴小肌就很容易因為過度使用而產生激痛點。

 

在運動方面,雖然顴小肌並非主要運動肌肉,但在某些需要臉部表情的運動中,例如 體操、花式滑冰、或是需要展現笑容的表演藝術 中,顴小肌的活躍度較高。此外,一些需要 臉部肌肉協調的樂器演奏 (如小號、長號等),也可能導致顴小肌的過度使用。

 

長時間 維持特定臉部表情 ,像是長時間 皺眉、抿嘴 ,或是 在壓力下不自覺地緊繃臉部肌肉 ,都可能使顴小肌處於過度收縮狀態,進而形成激痛點。不良的 睡姿 ,例如 側睡時臉部長期受到壓迫 ,或是 枕頭過高 ,也可能導致顴小肌的緊繃和不適。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都可能是造成顴小肌疼痛的潛在原因。

 

肌肉是否壓迫神經?

 

顴小肌本身並 不直接壓迫神經。然而,當顴小肌的激痛點變得嚴重時,可能會間接影響到周圍的神經,導致 臉部感覺異常疼痛 。這種情況通常是 肌肉緊繃發炎 對周圍組織的刺激所造成的,而非直接的神經壓迫。因此,若有臉部麻木或刺痛等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評估。

 

激痛點位置

顴小肌的激痛點通常位於以下部位:

  • 顴骨下方:這是最常見的激痛點位置,通常會感覺到一個 明顯的硬結壓痛點。觸摸時會感到明顯的疼痛或不適。
  • 肌肉中段:在顴小肌的肌肉中段,也可能出現激痛點。這個部位的激痛點通常會引起更廣泛的臉部疼痛。
  • 口角上方:顴小肌的附著點附近也可能形成激痛點,這個部位的疼痛常與上唇活動有關。

自我檢查方法:

  1. 觸摸法:用手指輕輕按壓上述部位,尋找是否有明顯的壓痛點或硬結。如果按壓時感到明顯的疼痛,且疼痛感與平時的不適相似,則可能存在激痛點。
  2. 活動測試:在微笑、說話或做出其他臉部表情時,注意是否有特定部位感到疼痛或僵硬。
  3. 對照法:比較左右兩邊臉頰,觀察是否有不對稱或疼痛感差異。

 

轉移痛模式

 

顴小肌的激痛點轉移痛模式較為獨特,主要分布在以下區域:

  • 顴骨區域:疼痛感最常出現在顴骨附近,有時會擴散到整個臉頰,感覺像是 臉頰深處的酸痛悶痛
  • 上唇區域:部分患者會感到上唇有 麻木刺痛 感,有時也會有 緊繃拉扯 的感覺。
  • 鼻翼區域:少數情況下,疼痛可能會延伸至鼻翼兩側,導致 鼻翼酸脹不適

顴小肌的轉移痛通常 不會跨越臉部中線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鑑別點,可以幫助我們區分顴小肌疼痛和其他臉部疼痛的原因。

 

常見的引發肌肉激痛點的錯誤用力方式與姿勢

 

許多日常習慣都可能導致顴小肌產生激痛點:

  • 表情過度
    • 習慣性皺眉:長時間皺眉會使顴小肌處於持續收縮狀態,造成肌肉疲勞和激痛點。
    • 抿嘴或咬牙:在壓力或緊張時,習慣性地抿嘴或咬牙會使臉部肌肉緊繃,包括顴小肌。
    • 誇張的表情:長時間做出誇張的表情(如大笑、扮鬼臉等)也可能使顴小肌過度使用。
    • 職業因素:像是演員、模特兒、或是需要長時間保持笑容的服務業人員,他們的顴小肌較容易疲勞。
  • 不良姿勢
    • 側睡壓迫:側睡時,臉部長期受到枕頭的壓迫,特別是如果枕頭過高或過硬,顴小肌更容易受到壓迫。
    • 趴睡:趴睡也會使臉部肌肉受到不正常的壓力,導致肌肉不適。
    • 長時間低頭:長時間低頭滑手機、看書或工作,會使頸部和臉部肌肉過度緊繃,間接影響顴小肌。
    • 不良坐姿:不正確的坐姿會導致身體肌肉失衡,進而影響臉部肌肉。
  • 生活習慣
    • 過度咀嚼:經常咀嚼硬物或口香糖,會使臉部肌肉(包括顴小肌)過度用力。
    • 單側咀嚼:習慣用單側牙齒咀嚼,會使臉部肌肉兩側發展不均勻,導致顴小肌緊繃。
    • 長時間說話:長時間說話、唱歌或大聲喊叫,會使臉部肌肉疲勞。
  • 其他因素
    • 壓力過大:壓力會使全身肌肉緊繃,臉部肌肉也不例外。
    • 脫水:身體缺水可能導致肌肉更容易痙攣。
    • 營養不良:缺乏某些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可能影響肌肉功能。
    • 內科疾病:某些內科疾病(如甲狀腺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等)可能導致肌肉疼痛和不適。
    • 牙齒問題:像是牙痛,顳顎關節障礙,可能會造成臉部肌肉緊繃,影響顴小肌。
    • 過敏:某些過敏反應可能導致臉部肌肉發炎,加劇疼痛。

 

轉移痛的鑑別診斷

 

顴小肌的轉移痛可能會與以下情況混淆,需要仔細鑑別:

  • 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嚴重的神經疼痛,通常表現為 臉部劇烈、短暫的刺痛或電擊感 。與顴小肌疼痛不同的是,三叉神經痛的疼痛通常 不會由觸摸或按壓激痛點引起 ,且疼痛 範圍可能擴及整個臉部
  • 顳顎關節障礙(TMD):TMD通常會引起 下顎疼痛、關節彈響、或張口受限 。雖然TMD也可能引起臉部疼痛,但疼痛部位通常集中在 下顎、耳朵附近 ,而非顴骨和臉頰區域。
  • 偏頭痛:偏頭痛通常會伴隨 搏動性頭痛、噁心、畏光等症狀 。臉部疼痛通常不是偏頭痛的主要表現。
  • 鼻竇炎:鼻竇炎會引起 鼻塞、流鼻涕、以及臉部腫脹感 ,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 額頭、眼睛周圍 ,與顴小肌的轉移痛有所不同。
  • 牙齒問題:牙齒的感染或是膿腫也可能造成臉頰疼痛,需要仔細檢查牙齒,排除牙齒問題所引起的臉部疼痛

如果嘗試自我放鬆與保健方式都無效,可能是其他的疾病或問題引發,請洽詢醫療人員。

 

自我保健

 

以下提供一些簡單的自我保健方法,幫助您緩解顴小肌的疼痛:

  • 伸展運動
    1. 臉頰伸展:將嘴巴張開,盡量向上和向外伸展上唇,維持15-20秒,重複5-10次。
    2. 微笑伸展:盡量做出誇張的微笑表情,維持10-15秒,重複5-10次。
    3. 側臉伸展:將頭部輕輕向一側傾斜,用同側的手輕輕按壓臉頰,維持15-20秒,左右輪流,重複5-10次。
  • 按摩
    1. 指腹按摩:用指腹輕輕按壓顴骨下方、肌肉中段和口角上方的激痛點,定點輕輕按摩2-3分鐘,每天一次。
    2. 按摩小球:將按摩小球置於激痛點上,定點輕輕按摩2-3分鐘,每天一次。
    3. 泡棉滾筒:雖然臉部肌肉無法使用泡棉滾筒按摩,但是可以針對頸部與肩部的肌肉進行按摩,以減少臉部肌肉的壓力。
  • 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敷墊敷在臉頰疼痛部位,每次10-15分鐘。
  • 放鬆技巧:練習深呼吸、冥想或瑜珈等放鬆技巧,幫助身體和臉部肌肉放鬆。
  •  

 

採用正確的姿勢與動作來避免該肌肉疼痛與緊繃

 

改善日常生活中的姿勢與習慣,是預防顴小肌疼痛的關鍵:

  • 保持正確的臉部姿勢
    • 避免皺眉、抿嘴等不良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臉部肌肉放鬆,避免過度使用特定表情。
    • 保持微笑的自然:微笑時不要過度用力,讓笑容自然呈現。
    • 避免長時間維持特定表情:在工作或休息時,注意變換臉部表情,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
  • 調整睡眠姿勢
    • 選擇合適的枕頭:選擇高度適中、軟硬適中的枕頭,避免臉部受到不必要的壓迫。
    • 避免側睡或趴睡:盡量仰睡或選擇對臉部壓力較小的睡姿。
  • 調整日常姿勢
    • 避免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或電腦時,注意調整螢幕高度,保持頭部和頸部在自然位置。
    • 保持良好坐姿:坐姿時保持背部挺直,避免彎腰駝背,造成身體肌肉失衡。
  • 注意飲食習慣
    • 避免過度咀嚼硬物:盡量避免長時間咀嚼硬物或口香糖,減少臉部肌肉的負擔。
    • 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維持肌肉的健康。
    • 補充水分:保持身體水分充足,有助於肌肉放鬆。
  • 管理壓力
    • 練習放鬆技巧:學習深呼吸、冥想等放鬆技巧,幫助釋放壓力。
    • 適度運動:保持適度的運動習慣,有助於身體肌肉的放鬆。
    • 尋求支持:當壓力過大時,尋求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的幫助。
  • 定期檢查
    • 牙科檢查:定期檢查牙齒健康,排除牙齒問題引起的臉部疼痛。
    • 內科檢查:若有其他內科疾病,積極配合治療,減少對肌肉的影響。

 

物理治療師的小叮嚀

 

顴小肌雖然只是小小的肌肉,但卻在我們的笑容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過度使用、姿勢不良、壓力過大 都可能導致顴小肌產生激痛點,進而影響我們的笑容和生活品質。因此,我們應該 重視臉部肌肉的保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放鬆臉部肌肉 。如果自我保健方法效果不佳,請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

 

問與答

 

  1. 顴小肌的激痛點會引起哪些症狀? 顴小肌的激痛點通常會引起臉頰僵硬、顴骨附近疼痛、上唇麻木或刺痛等症狀。
  2. 顴小肌的轉移痛會影響到哪些部位? 顴小肌的轉移痛主要集中在顴骨區域、上唇區域和鼻翼區域。
  3. 如何在家自我檢查顴小肌的激痛點? 可以用手指輕輕按壓顴骨下方、肌肉中段和口角上方等部位,尋找是否有明顯的壓痛點或硬結。
  4. 哪些不良習慣容易導致顴小肌產生激痛點? 習慣性皺眉、抿嘴、咬牙、側睡壓迫、長時間低頭等都容易導致顴小肌產生激痛點。
  5. 如何自我緩解顴小肌的疼痛? 可以透過臉頰伸展、指腹按摩、熱敷和練習放鬆技巧等方式,自我緩解顴小肌的疼痛。
  6. 顴小肌的疼痛跟三叉神經痛有什麼不同? 三叉神經痛通常是劇烈、短暫的刺痛或電擊感,且不會由觸摸或按壓激痛點引起,疼痛範圍也可能擴及整個臉部。
  7. 如果自己處理沒有改善,應該怎麼辦? 如果嘗試自我放鬆與保健方式都無效,建議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評估與治療。

 

參考資料

 

  •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3th
  • Management of Commo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by Hertling
  • Trigger Point Manual Upper
  • Trigger Point Manual Lower Extremities
  • Orthopaedic Physical Therapy
  • Essential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專業協助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擁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團隊,我們擅長使用徒手治療、激痛點治療、以及運動訓練等方式,協助您擺脫肌肉疼痛,重拾健康。如果您有相關的困擾,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絡,讓我們為您的健康盡一份心力。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triggerpoint #激痛點 #referrelpain #轉移痛 #顴小肌 #ZygomaticusMino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