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棘肌的秘密,擺脫疼痛糾纏!「背」後搞鬼的棘手問題

 

前言

 

您是否經常感到背部深層的痠痛,怎麼按摩、伸展都無法緩解?這種痠痛感,有時甚至會擴散到其他部位,讓您困擾不已? 棘肌,這個位於脊椎深層的小肌肉,很可能是造成您疼痛的元凶。許多人長期受背痛所苦,卻忽略了 棘肌 這個重要角色。 棘肌 的激痛點會引起局部或轉移的疼痛,影響您的生活品質。 了解 棘肌 、激痛點和轉移痛,才能真正擺脫背痛的困擾。

 

 

個案分享

 

陳小姐是一位上班族,每天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近半年來,她開始感到背部深層的痠痛,尤其在傍晚時特別明顯。她嘗試過各種按摩、貼布,但效果都不持久。後來,經過物理治療師的詳細檢查,發現她的 棘肌 有明顯的激痛點。經過幾次的治療和居家運動指導,陳小姐的背痛大幅改善,終於可以擺脫長期痠痛的困擾。 她的案例告訴我們,即使是很小的肌肉,也可能造成巨大的疼痛,而棘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肌肉介紹

 

棘肌 (Spinalis) 是 豎脊肌 (erector spinae) 的一部分, 豎脊肌 是位於脊椎兩側的長條狀肌肉群,主要功能是維持脊椎的穩定性和做出伸直、後彎等動作。棘肌 則是最內側、最接近脊椎的肌肉,它由許多短小的肌束組成,緊貼著椎骨的棘突。由於 棘肌 的位置較深,又負責細微的脊椎穩定,因此很容易因為姿勢不良、過度使用或壓力而產生激痛點。這些激痛點會導致局部疼痛、肌肉緊繃,並將疼痛轉移到其他部位。 棘肌 的主要作用是伸展脊柱和維持姿勢,因此,任何需要軀幹伸展或維持姿勢的活動都可能影響到它。

 

肌肉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

 

棘肌 作為 豎脊肌 的一部分,其生物力學與肌動學非常重要。棘肌 的主要作用是伸展脊椎。當 棘肌 收縮時,它可以將脊椎從彎曲的位置拉回直立,並有助於後仰的動作。由於 棘肌 的肌纖維方向幾乎是垂直於脊椎,它的收縮主要是產生脊椎伸直的力量,並可以控制脊椎的前彎。在站立時,棘肌 的持續收縮有助於維持軀幹的直立姿勢,防止身體向前傾倒,並與腹部肌肉共同維持脊椎的穩定性。當我們進行彎腰的動作時,棘肌 會配合腹部肌肉,在彎腰過程中離心收縮,控制脊椎的彎曲速度,並在起身時 向心收縮,將身體拉回直立。

 

在運動方面,許多動作都需仰賴 棘肌 的力量。例如: 舉重划船等需要伸展背部的運動, 棘肌 必須發揮強大的力量來穩定脊椎、伸直軀幹,並抵抗外力。在游泳時,棘肌 也會與其他肌肉協同工作,維持身體在水中的水平姿勢,並協助完成划水的動作。此外,許多日常活動也需要 棘肌 的參與,例如: 搬重物長時間站立,或是在彎腰取物時,如果姿勢不正確,都容易造成 棘肌 的過度疲勞,導致激痛點的產生。

 

不良姿勢也是 棘肌 出現問題的原因。像是長時間久坐駝背頭部前傾等不良姿勢,會讓 棘肌 長時間處於過度伸展或收縮的狀態,使肌肉變得緊繃、血液循環不良,進而形成激痛點。這種情況在辦公室工作者中相當常見。 棘肌 的功能是穩定脊椎,當其他核心肌肉無力時,棘肌 會被迫代償出力,長期下來會變得疲勞和緊繃。

 

肌肉是否壓迫神經

 

棘肌 本身通常不會直接壓迫神經,但其周圍的肌肉或組織,如多裂肌(multifidus)或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等,若有激痛點或發炎腫脹,則有可能壓迫到周圍的神經。此外, 棘肌 的緊繃也可能間接影響脊椎的穩定性,造成椎間盤突出神經根壓迫,進而導致神經疼痛。因此,若出現背部疼痛合併下肢麻木、無力等症狀,應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激痛點位置

 

棘肌 的激痛點常出現於以下幾個部位:

  • 脊椎棘突旁: 這是 棘肌 最常見的激痛點位置,通常位於脊椎棘突旁約 2-3 公分處。觸摸時會感到一個硬塊或結節,並有明顯的壓痛感。
  • 胸腰椎交界處: 這是 棘肌 另一個容易產生激痛點的部位,常位於胸椎第 12 節至腰椎第 2 節附近。
  • 薦椎附近: 有時, 棘肌 的激痛點會延伸至薦椎附近,造成下背部或臀部的疼痛。

要檢查 棘肌 的激痛點,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 觸摸: 將手指放在脊椎兩側的肌肉上,以按壓的方式,輕輕滑動。
  2. 尋找: 尋找肌肉中是否有明顯的硬塊、結節或壓痛點。
  3. 辨識: 若按壓時感到痠痛,且痠痛感會擴散到其他部位,則很可能是激痛點。

 

轉移痛模式

 

棘肌 的轉移痛模式通常是局部性,並且擴散性的。也就是說,疼痛通常不會像其他肌肉一樣有明顯的特定方向,而是在背部產生一片擴散性的疼痛,最常見的轉移痛部位包括:

  • 脊椎兩側: 這是最常見的轉移痛部位,通常會感到背部深層的痠痛或緊繃感。
  • 肩胛骨內側: 有些人會感覺到肩胛骨內側的疼痛,容易與其他肌肉的疼痛混淆。
  • 下背部: 棘肌 的激痛點也可能造成下背部的疼痛,甚至延伸至臀部。

棘肌 的轉移痛模式與其他肌肉不同之處在於,疼痛通常是模糊的,且較難明確定位。當您感到背部深層的痠痛,且按摩或伸展都無法有效緩解時,就應該考慮 棘肌 的可能性。

 

常見的引發肌肉激痛點的錯誤用力方式與姿勢

 

引發 棘肌 激痛點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 姿勢不良:
    • 久坐: 長時間久坐,尤其姿勢不良,如駝背、頭部前傾,會讓 棘肌 長時間處於不正常的拉長狀態,造成肌肉疲勞和激痛點。
    • 睡姿不良: 習慣趴睡或側睡,且沒有使用適當的枕頭,會使頸部或背部肌肉長時間處於不自然的彎曲狀態,容易產生激痛點。
    • 站姿不良: 長時間站立時,若身體重心偏移,會使 棘肌 需過度用力來維持平衡,導致肌肉疲勞。
  • 過度使用:
    • 重複性動作: 長期進行重複性的背部動作,例如:搬重物、長時間彎腰、或是在電腦前長時間工作,都容易造成 棘肌 的過度疲勞和激痛點。
    • 運動過度: 過度訓練背部肌肉,或在運動時姿勢不正確,都容易導致 棘肌 受傷或產生激痛點。
  • 壓力與情緒:
    • 長期壓力: 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使身體肌肉緊繃,包括 棘肌 ,容易產生激痛點。
    • 情緒不穩: 焦慮、憂鬱等情緒問題,也會影響肌肉的張力,容易造成激痛點。
  • 其他因素:
    • 外傷: 背部受到撞擊、扭傷等外力作用,都可能造成 棘肌 的損傷和激痛點。
    • 內科疾病: 某些疾病,如退化性關節炎脊椎側彎,可能會間接影響 棘肌 的狀態,使其更容易產生激痛點。
    • 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會使肌肉力量和耐力下降,導致 棘肌 容易疲勞。
    • 不平衡的肌力: 如果腹肌或是臀肌無力,會導致 棘肌 代償,長期下來容易疲勞。
    • 不良的呼吸方式: 如果沒有使用腹式呼吸,會讓 棘肌 過度用力,導致肌肉疲勞。
    • 鞋子不合腳: 如果鞋子不合腳,會改變身體的重心,進而導致 棘肌 過度用力。
    • 單邊揹背包: 如果習慣單邊揹背包,會導致身體的重心偏移,使 棘肌 需過度用力來維持平衡。
    • 營養不良: 長期營養不良會導致肌肉的修復能力下降,使其更容易產生激痛點。
    • 脫水: 脫水會使肌肉的彈性降低,使其更容易疲勞。

 

轉移痛的鑑別診斷

 

當您感到背部痠痛時,需要將 棘肌 的轉移痛與其他可能的原因區分開來。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鑑別診斷:

  • 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會壓迫神經根,引起背痛、下肢麻木、無力等症狀。與 棘肌 轉移痛不同之處在於,椎間盤突出的疼痛通常會沿著神經走向放射,且症狀較為劇烈。
  • 脊椎關節炎: 脊椎關節炎會引起關節疼痛、僵硬,且活動時疼痛加劇。與 棘肌 轉移痛不同之處在於,脊椎關節炎的疼痛通常集中在關節部位,而 棘肌 的疼痛則較為廣泛。
  •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除了 棘肌 外,其他肌肉也可能產生激痛點,引起背痛。需要透過詳細的觸診檢查,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
  • 內臟疾病: 有些內臟疾病,如腎臟疾病、胰臟疾病,可能會引起背部的轉移痛。這種疼痛通常會伴隨其他內臟疾病的症狀,如發燒、噁心、嘔吐等。
  • 骨骼問題: 例如骨折、腫瘤等,也會造成背部疼痛,必須透過影像學檢查才能確診。

如果嘗試自我放鬆與保健方式都無效,可能是其他的疾病或問題引發,請洽詢醫療人員。

 

自我保健

 

您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在家中進行 棘肌 的自我保健:

  • 伸展運動:
    • 貓式伸展: 四肢跪地,背部像貓一樣拱起,再將背部下壓,重複數次。
    • 胸椎伸展: 雙手抱頭,身體向後彎曲,感受背部的伸展。
  • 按摩:
    • 按摩球: 將按摩球放在背部,在疼痛處輕輕滾動或按壓。
    • 泡棉滾筒: 將泡棉滾筒放在背部,在疼痛處來回滾動。
  • 熱敷: 使用熱毛巾或熱敷袋,敷在背部疼痛處,每次 15-20 分鐘。
  • 放鬆練習: 進行深呼吸、冥想等放鬆練習,有助於緩解肌肉緊張。

 

採用正確的姿勢與動作來避免該肌肉疼痛與緊繃

 

要避免 棘肌 疼痛與緊繃,關鍵在於維持正確的姿勢和動作,並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下是一些建議:

  1. 維持良好坐姿
    • 選擇合適的椅子: 選擇有良好腰部支撐的椅子,確保腰部可以貼合椅背。
    • 調整椅子高度: 調整椅子高度,使雙腳可以平放於地面,膝蓋彎曲呈 90 度。
    • 使用靠墊: 在腰部放置靠墊,以維持脊椎的自然曲線,避免駝背。
    • 避免長時間久坐: 每 30 分鐘起身活動一下,伸展身體,並調整坐姿。
  2. 維持良好站姿
    • 身體重心居中: 站立時,身體重心應保持在雙腳之間,避免身體向前或向後傾斜。
    • 抬頭挺胸: 抬頭挺胸,肩膀放鬆,避免聳肩或駝背。
    • 膝蓋微彎: 避免膝蓋鎖死,保持微彎狀態,可減輕背部壓力。
    • 避免長時間站立: 如果需要長時間站立,可適時休息,並變換姿勢。
  3. 搬重物時的正確姿勢
    • 屈膝彎腰: 彎腰時應先屈膝,保持背部挺直,利用腿部的力量抬起重物。
    • 避免彎腰: 避免直接彎腰抬起重物,以免對背部造成過大壓力。
    • 靠近身體: 將重物儘量靠近身體,以減輕背部的負擔。
    • 避免扭轉身體: 抬起重物時,避免扭轉身體,以免造成背部肌肉拉傷。
  4. 正確的運動方式
    • 熱身運動: 運動前應充分熱身,讓肌肉做好準備。
    • 適度運動: 運動量不宜過度,應循序漸進。
    • 正確姿勢: 運動時應維持正確姿勢,避免造成背部肌肉拉傷。
    • 核心訓練: 加強核心肌群的訓練,可以提高身體穩定性,減輕背部壓力。
  5. 睡眠時的注意事項
    • 選擇合適的枕頭: 選擇高度適中、支撐性良好的枕頭,以維持頸椎的自然曲線。
    • 避免趴睡: 趴睡容易使頸部和背部肌肉長時間處於不自然的彎曲狀態,應儘量避免。
    • 側睡時使用抱枕: 如果習慣側睡,可以在雙腿之間夾一個抱枕,以維持骨盆和脊椎的穩定性。
    • 選擇適合的床墊:選擇軟硬適中、支撐性良好的床墊,以提供脊椎良好的支撐。
  6. 生活習慣的調整
    • 規律運動: 規律運動可以增強肌肉力量,並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預防激痛點產生。
    • 放鬆心情: 學習放鬆心情的方法,可以減輕身體的肌肉緊張。
    • 均衡飲食: 攝取均衡的營養,可以促進肌肉的修復和再生。
    • 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讓肌肉充分休息,並恢復活力。
    • 適當休息: 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應適時休息,讓肌肉放鬆。

 

物理治療師的小叮嚀

 

棘肌 的激痛點是背痛的常見原因,但往往容易被忽略。如果您有長期背痛的困擾,且嘗試各種方式都無法緩解,建議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協助,找出真正的原因,並接受適當的治療。平時應注意姿勢、避免過度使用,並適度進行伸展運動,才能真正遠離背痛的困擾。

 

問與答

 

  • Q1: 棘肌在哪裡? A1: 棘肌位於脊椎兩側,是最內側、最接近脊椎的肌肉。
  • Q2: 棘肌的激痛點會引起什麼症狀? A2: 棘肌的激痛點會引起局部疼痛、肌肉緊繃,並將疼痛轉移到其他部位,如脊椎兩側、肩胛骨內側、下背部等。
  • Q3: 為什麼棘肌容易產生激痛點? A3: 棘肌由於位置較深,又負責細微的脊椎穩定,因此很容易因為姿勢不良、過度使用或壓力而產生激痛點。
  • Q4: 如何自我檢查棘肌的激痛點? A4: 將手指放在脊椎兩側的肌肉上,以按壓的方式,輕輕滑動,尋找肌肉中是否有明顯的硬塊、結節或壓痛點。
  • Q5: 如何緩解棘肌的疼痛? A5: 可以透過伸展運動、按摩、熱敷等方式緩解棘肌的疼痛。
  • Q6: 如何避免棘肌的激痛點產生? A6: 維持正確姿勢、避免過度使用、適度運動、放鬆心情,以及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 Q7: 如果自我保健都無效,該怎麼辦? A7: 如果嘗試自我放鬆與保健方式都無效,可能是其他的疾病或問題引發,請洽詢醫療人員,例如物理治療師。

 

參考資料

 

  •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 Orthopaedic Physical Therapy
  •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 The Lower Extremities
  • TriggerPointManualUpper
  • Essential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 Myofascial Manipulation Theor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專業協助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擁有經驗豐富的物理治療師團隊,可以針對您的狀況,提供專業的評估和治療,幫助您擺脫疼痛的困擾。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協助,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hashtag: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triggerpoint #激痛點 #referrelpain #轉移痛 #棘肌 #spinali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