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治療師會摸我的肚子,檢查我如何呼吸?

為什麼我的治療師會摸我的肚子,檢查我如何呼吸?

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經常遇到許多朋友,他們帶著各種各樣的身體疼痛前來求助——可能是長期的下背痛、難以緩解的肩頸僵硬、甚至是不明原因的疲勞。當我請他們躺下,輕輕將手放在他們的肚子上,同時觀察他們的呼吸模式時,他們往往會露出疑惑的表情,心想:「我不是來治療背痛的嗎?為什麼要摸我的肚子,還要檢查我怎麼呼吸呢?」這個看似簡單的呼吸動作,其實是我們身體最基本,卻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運動」。今天,我,李鑂 物理治療師,將帶您深入探索這個看似不相干,卻對我們身體狀況至關重要的奧秘。


身體疼痛與呼吸的隱秘連結:核心、姿勢與肌筋膜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的呼吸模式與身體的穩定性、姿勢,乃至於各種肌肉骨骼疼痛,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並非偶然,而是基於我們身體精密的生物力學 (Biomechanics) 原理。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身體的「核心」。當我們談論「核心肌群」時,指的不僅僅是腹部的六塊肌,而是一組深層、協同工作的肌肉群,包括橫膈膜 (Diaphragm)、腹橫肌 (Transversus Abdominis)、骨盆底肌 (Pelvic Floor Muscles) 和多裂肌 (Multifidus) 等。這些肌肉共同構成一個穩定的「氣缸」,為脊椎和骨盆提供支撐。而橫膈膜,作為我們主要的呼吸肌,不僅負責吸氣,它的協同收縮與放鬆,更是啟動核心肌群、維持軀幹穩定的關鍵。

當我們的呼吸模式失衡,例如習慣於淺層的胸式呼吸,而非深層的腹式呼吸時,身體會發生一系列代償反應。淺層呼吸會過度使用頸部與肩部的輔助呼吸肌,如斜角肌 (Scalene Muscles) 和胸鎖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長期下來,這些肌肉會變得緊繃、僵硬,甚至形成「激痛點」(Trigger Points),導致慢性頸部疼痛、肩部不適、頭痛 等問題。這些激痛點是肌肉中觸摸起來像小結節的緊繃帶,按壓時可能會引發局部疼痛甚至放射到其他部位。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許多來找我治療下背痛的上班族朋友,最常抱怨的就是長時間久坐後腰部隱隱作痛。經過評估,我發現他們大多存在呼吸模式異常和核心肌群失能的問題。這會讓身體在活動時,無法有效利用深層核心穩定脊椎,反而過度依賴表層肌肉,導致肌肉疲勞 和疼痛。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人進行腹肌訓練後,疼痛卻沒有改善,因為他們訓練的只是表層肌肉,而真正需要啟動的深層核心肌群卻被忽略了。

此外,不正確的呼吸還會影響我們的姿勢。當橫膈膜無法有效下降時,身體可能會產生「頭前傾」(Forward Head Posture)、圓肩或駝背等不良姿勢,以幫助吸氣。這些姿勢改變會進一步增加脊椎和關節的壓力,加劇疼痛,形成惡性循環。我們在徒手治療 (Manual Therapy) 中,常常需要檢查患者的姿勢,因為不良姿勢會導致組織壓力、疼痛和功能障礙。


物理治療師如何透過「觸摸肚子」來評估與治療?

作為一位物理治療師,我摸您的肚子,檢查您的呼吸,其實是為了評估您的橫膈膜功能以及核心肌群的協同工作情況。這是一種稱為「觸診」 (Palpation) 的專業技術,能幫助我判斷問題根源。

在評估過程中,我通常會專注於以下幾點:

  • 橫膈膜的活動度:正常情況下,吸氣時腹部會自然向外擴張,而胸廓下緣也會有向外、向下擴張的感覺。如果只有胸部明顯起伏,或腹部收縮,則可能存在橫膈膜功能受限。
  • 核心肌群的啟動時機:我會觀察您在呼吸或進行簡單動作時,腹橫肌、骨盆底肌等核心肌群是否能適時、有效地啟動,而不是只有表層的腹直肌或腹外斜肌在用力。
  • 整體身體的協調性:我會感受您在呼吸時,頸部、肩部和背部肌肉的張力變化。若這些部位過於緊繃,可能暗示著代償模式的存在。
  • 是否有激痛點:有時,橫膈膜本身或其周圍的肌肉筋膜 也會發展出激痛點,觸摸時會引發疼痛,甚至導致消化不良 或情緒問題。

透過這些細緻的觸診,我可以判斷您的呼吸問題是屬於「肌肉控制」 (Motor Control) 方面、肌肉長度或力量失衡、或是深層筋膜沾黏 所導致。這些資訊對於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至關重要。


從「理解」到「行動」:改善呼吸的自我保健建議

理解了呼吸的重要性後,您可以在家嘗試一些簡單的自我檢測與和緩運動,作為自我保健的開始。請記住,持之以恆是關鍵。

1. 腹式呼吸自我檢測與練習 (Diaphragmatic Breathing)

這是改善呼吸模式的基礎。練習腹式呼吸可以幫助您重新啟用橫膈膜,放鬆過度使用的輔助呼吸肌。

  • 起始姿勢:舒適地仰臥在平坦的地面或床上,膝蓋彎曲,雙腳平放。一隻手輕輕放在胸骨上,另一隻手放在肚臍上方的腹部。
  • 動作過程:
    • 吸氣:用鼻子緩慢、深長地吸氣,感受放在腹部上的手隨著肚子向上升起。盡量保持胸部的手不動,或只有輕微起伏。
    • 吐氣:用嘴巴緩慢、輕柔地吐氣,感受腹部的手慢慢下降,肚子向內收回。可以想像肚子像一個氣球,吸氣時脹大,吐氣時消氣。
  • 呼吸配合:吸氣約3-4秒,吐氣約5-6秒,吐氣時間略長於吸氣,以幫助放鬆。
  • 感受度提醒:您應該感覺到腹部有明顯的起伏,而不是胸部劇烈上下。身體會感到放鬆,甚至有些睡意,這是副交感神經被啟動的表現。
  • 常見錯誤提醒:
    • 胸部過度起伏:這是最常見的錯誤,代表您仍在用胸部而非橫膈膜呼吸。
    • 用力吸氣或吐氣:呼吸應該是放鬆而順暢的,避免憋氣或過度用力,這會造成肌肉緊張。
    • 腹部過度用力:腹部應是自然膨脹與收縮,而非僵硬或緊繃。
  • 建議次數與頻率:每次練習5-10個深呼吸,每天可進行3-5次,特別是在感到壓力 或疼痛時。

2. 核心穩定基礎練習:死蟲式預備 (Dead Bug Preparation)

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您學會如何在保持穩定核心的情況下移動四肢,是建立核心肌群穩定性的重要一步。

  • 起始姿勢:仰臥,膝蓋彎曲90度,大腿垂直於地面,小腿平行於地面,如同坐在椅子上的姿勢。雙手輕輕放在大腿上,或放在腹部兩側。確保您的下背部輕輕貼地,但不要過度用力壓平。
  • 動作過程:
    • 啟動核心:在吸氣後,緩慢吐氣的同時,輕輕將肚臍往脊椎方向縮,想像繫了一條腰帶,將腰帶扣緊一格,讓腹部感覺到一個溫和的「內收」力量。這個力量是輕微的,不應該讓您無法順暢呼吸。
    • 單腳輕點地:在保持核心收縮的同時,緩慢將其中一隻腳的腳尖輕輕點向地面,然後再緩慢抬回起始位置。保持下背部穩定,不要拱起或壓得更平。
  • 呼吸配合:啟動核心時緩慢吐氣,動作過程中保持自然、放鬆的呼吸。避免憋氣。
  • 感受度提醒:您應該感覺到肚臍下方深層腹部肌肉有輕微的收縮感,下背部保持穩定,不會因為腿部動作而晃動。如果感覺腰部壓力變大,可能是核心沒有啟動或動作過快。
  • 常見錯誤提醒:
    • 下背部離地或拱起:這表示您的核心沒有提供足夠的穩定性。
    • 動作太快或幅度太大:從小幅度、慢速的動作開始,確保品質而非數量。
    • 憋氣或胸部用力:保持呼吸流暢,避免使用表層肌肉代償。
  • 建議次數與頻率:每邊腿重複10-12次,每次重複2-3組。每天可練習1-2次。

這些簡單的練習,需要您的專注與耐心。初期可能不容易掌握,但只要堅持練習,您會發現身體的感知能力 (Proprioception) 會逐漸提升,核心也會變得更穩定。在台北的物理治療所,我們常鼓勵患者將這些練習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搭捷運、工作休息時,都可以練習。

建立專業信任,回歸專業評估

在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我們相信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的,肌肉骨骼疼痛的成因也可能錯綜複雜。我,李鑌 物理治療師,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深知網路上的自我保健建議,即便再詳盡,也無法完全取代專業、客製化的一對一評估。

當我們討論身體狀況與呼吸時,這只是冰山一角。有些深層的問題,如肌筋膜失衡、神經鬆動術 (Nerve Gliding) 所需的神經系統問題、或是身體長期的不良代償模式 等,都需要專業的物理治療師透過詳細的檢查,運用各種評估工具(例如觸診、動作分析、特殊測試)才能精準診斷。例如,Janda的肌肉失衡評估方法、或是Maitland的徒手治療概念,都是我們用來判斷問題根源的工具。

在安健維康,我們致力於提供最優質的物理治療服務,不僅幫助您緩解當下的疼痛,更著重於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並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如果您嘗試了以上方法仍未改善,或想找到最適合您的根本解決方案,請不要猶豫,讓專業的物理治療師來幫助您。

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肌肉骨骼疼痛的各種成因與完整的物理治療策略,可以參考我們的『疾病索引列表與文章超連結』終極指南。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一對一物理治療預約。

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在乎的事。讓我們透過專業的評估與個人化的治療計畫,陪您一起找回無痛、靈活的身體!

本文由 黃博靖 物理治療師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 進行醫療審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