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者的「游泳肩」與下背痛

游泳者的「游泳肩」與下背痛


您是否也曾經在泳池中暢快游完幾趟後,突然發現肩膀開始隱隱作痛,甚至延伸到背部,讓原本的放鬆時刻變成一種負擔?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是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 李鑌 物理治療師,我發現許多熱愛游泳的朋友,最常抱怨的就是這兩個常見的困擾:游泳者的「游泳肩」與揮之不去的「下背痛」。這些問題看似平常,卻往往暗示著身體深層的肌筋膜平衡與核心肌群控制出了狀況。今天,我將從物理治療師的專業角度,深入淺出地為您解析這些常見的運動傷害成因,並提供可在台北家中執行的自我保健建議,幫助您找回無痛、靈活的游泳體驗。

游泳者的「游泳肩」:揭開肩部疼痛的神秘面紗

「游泳肩」這個詞,對許多泳者而言並不陌生,它並非單指一個特定問題,而是泛指所有因游泳動作造成的肩部疼痛。在我的臨床經驗中,我發現「游泳肩」的產生,通常源於重複性動作與肩部肌肉的失衡。當您在水中不斷重複划水動作時,肩膀需要承受巨大的重複性壓力,這使得肩部周圍的肌肉,特別是旋轉肌群(Rotator Cuff,這是一個由四條小肌肉組成的團隊,它們像安全帶一樣,負責穩定您的肩關節,並協助肩膀進行各種角度的活動,如舉手、外旋等動作),很容易因為過度使用而疲勞。

那麼,為什麼會痛呢?最常見的元兇之一是肩胛骨的穩定性不足。想像一下,您的肩胛骨就像一個船的龍骨,如果它不夠穩固,上面的桅杆(也就是您的手臂)在風浪中(划水動作)就會搖晃不穩。當肩胛骨在划水時無法有效穩定時,您的旋轉肌群就必須付出雙倍的努力來代償,長期下來就會導致肌腱過度磨擦,進而引起夾擠症候群(Impingement Syndrome,當您舉手或划水時,肩峰下方的空間變窄,導致肌腱或滑囊受到擠壓而發炎疼痛的一種現象)。此外,胸小肌(Pectoralis Minor,位於胸部深層,連結肩胛骨與肋骨的小肌肉,若它過於緊繃,會把肩胛骨往前下方拉扯)過度緊繃,也可能導致肩胛骨前傾,進一步加劇肩部的夾擠問題。

另一個常見的疼痛來源是肌筋膜激痛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肌肉中摸起來硬硬、按壓會痛,甚至會把疼痛傳到身體其他部位的緊繃點)。這些激痛點可能是位於上斜方肌(Upper Trapezius,脖子到肩膀上方的肌肉,常見於壓力大或姿勢不良的人)、菱形肌(Rhomboids,位於肩胛骨之間,負責將肩胛骨往中間拉的肌肉)或前鋸肌(Serratus Anterior,位於肋骨外側與肩胛骨之間,像扇子一樣的肌肉,負責穩定肩胛骨並協助向上抬手) 等,它們會直接影響肩胛骨的正常滑動,導致肩部動作不順暢,進而引發疼痛。臨床上,我會透過觸診這些肌肉,尋找激痛點,並結合特定動作測試,來判斷這些緊繃點是否是造成游泳肩的元兇。

最後,不可忽視的是胸椎活動度的限制。許多游泳者在水中為了維持流線型,習慣性地弓背,或是因為久坐導致胸椎僵硬。當胸椎無法有效伸展和旋轉時,肩關節就必須代償更多活動度,才能完成划水動作,長久下來也容易導致游泳肩的發生。

「下背痛」:核心穩定性的隱形挑戰

除了肩膀,下背痛也是許多游泳愛好者揮之不去的夢魘。在游泳時,無論是自由式、仰式,或是蝶式,身體都需要頻繁地進行核心旋轉與軀幹穩定。我發現這往往與他們在水中為了追求速度,卻忽略了核心肌群(Core Muscles,這不是單指六塊肌,而是指環繞脊椎深層,負責穩定軀幹、骨盆,像天然的「馬甲」一樣保護脊椎的肌肉群,包含深層腹肌、背肌與骨盆底肌等)的穩定控制有關。

當核心肌群不夠穩定時,脊椎就可能承受過多的扭轉和剪切壓力。例如,在自由式或仰式中,為了完成有效的划水和踢腿,身體需要沿著縱軸旋轉。如果腹橫肌(Transversus Abdominis,最深層的腹部肌肉,像束腹一樣包裹腰腹,負責穩定腰椎)等深層核心肌肉無法及時且有效地收縮,那麼這種旋轉的力量就會直接傳導到腰椎(Lumbar Spine,位於背部下方的五節脊椎),導致下背部的肌肉,如豎脊肌(Erector Spinae,位於脊椎兩側,負責維持軀幹挺直的肌肉) 過度疲勞或拉傷。

此外,骨盆的穩定性也扮演著關鍵角色。許多人在游泳時,會因為臀中肌(Gluteus Medius,臀部外側,負責穩定骨盆和腿部外展的肌肉) 無力,導致骨盆在踢水時不穩定,產生搖擺或代償動作。這會讓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位於下背部深層,連接最後一根肋骨到骨盆的肌肉,負責側彎與穩定腰椎) 過度代償,進而引發下背疼痛。長期下來,這不僅影響游泳效率,更可能造成慢性下背痛,甚至延伸到臀部或大腿。

綜合來看,無論是游泳肩還是下背痛,核心問題都指向了身體動作模式的失衡與穩定性的不足。透過物理治療,我們能協助您重新建立正確的動作模式,強化深層穩定肌群,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物理治療師的居家保健建議:自我檢測與和緩運動

作為您的物理治療師,我深知在尋求專業協助之前,您可能希望先嘗試一些簡單有效的自我保健方法。以下我將提供幾個實用且易於執行的自我檢測與和緩運動,它們能幫助您初步改善游泳肩下背痛的症狀。請記住,這些運動的目的是輔助改善,如果您的疼痛持續或加劇,務必尋求專業的物理治療評估。

運動一:肩胛骨穩定度自我檢測與訓練 - 貼牆滑動(Scapular Wall Angels)

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您感知並訓練肩胛骨的穩定性與上肢的活動度。

  • 起始姿勢:找一面牆,雙腳與肩同寬,腳跟距離牆壁約一個腳掌長度。背部、臀部、後腦勺盡量貼緊牆壁。雙手彎曲,手肘與手腕(若可)也貼緊牆壁,呈現一個大約W字形的姿勢。
  • 動作過程:
    • 呼吸配合: 在緩慢將手臂沿牆壁向上滑動時,配合深吸氣。
    • 保持手肘、手腕和後腦勺盡量不離開牆壁,緩慢地將雙手沿著牆壁向上滑動,直到手臂盡可能伸直,但不要感到疼痛。然後,以同樣緩慢的速度,將手臂沿牆壁向下滑動,回到起始的W字形姿勢。
  • 感受度提醒:您應該會感覺到肩胛骨周圍的肌肉,特別是背部上方的肌肉在工作,幫助肩胛骨穩定。避免肩膀聳起或胸口過度挺出。
  • 常見錯誤提醒:最常見的錯誤是為了讓手腕貼牆而過度拱腰,導致下背部與牆壁之間出現大縫隙。請確保下背部盡量平貼牆壁,若無法完全貼合手腕,請以不拱腰為優先。另外,也要避免在動作過程中肩膀不自覺地聳向耳朵。
  • 建議次數與頻率:每次重複10-15次,進行2-3組。每天可練習1-2次。

運動二:核心肌群活化運動 - 骨盆傾斜(Pelvic Tilts)

這個簡單的動作可以幫助您學習感知並活化深層的核心肌群,特別是穩定腰椎的肌肉,對於緩解下背痛非常有幫助。

  • 起始姿勢:仰臥在硬度適中的地面或瑜伽墊上,雙膝彎曲,雙腳掌平放地面,與臀部同寬。保持頸部放鬆,下巴微收。
  • 動作過程:
    • 呼吸配合: 在將下背部輕輕壓向地面時,配合緩慢吐氣。
    • 想像您的骨盆像一個水桶。輕輕地將您的下背部壓向地面,感受腰椎與地面之間的空隙變小或消失,同時感覺到下腹部肌肉微微收縮(像肚臍往內縮的感覺)。這時,您的骨盆會輕微地向上方(往頭的方向)傾斜。維持這個輕微的收縮約5秒,然後放鬆,讓腰椎與地面恢復自然空隙。
  • 感受度提醒:應感覺到下腹部肌肉輕微收縮,並意識到下背部輕微平貼地面。這個動作的幅度很小,不應該感到任何疼痛或背部僵硬。
  • 常見錯誤提醒:過度用力導致臀部整個抬離地面,或是只用臀部肌肉而非腹部肌肉。我們的目標是輕微的骨盆滾動,而非大動作的抬臀。
  • 建議次數與頻率:每次重複10-12次,進行2-3組。每天可練習1-2次,特別是在游泳前後或感到下背不適時。

運動三:胸椎活動度伸展 - 滾筒伸展(Thoracic Extension over Foam Roller/Rolled Towel)

此運動能有效增加胸椎的伸展能力,改善圓肩和上背僵硬,有助於游泳肩和整體姿勢的改善。

  • 起始姿勢:準備一個泡棉滾筒或一條捲得非常緊實的浴巾。仰臥在滾筒上,讓滾筒(或浴巾)橫向置於您上背部(胸椎段)下方,大約在肩胛骨下緣的位置。雙手輕輕扶住頭部後方,手肘朝向天花板,保持頸部放鬆。
  • 動作過程:
    • 呼吸配合: 在向後伸展上背時,配合深吸氣,感受胸腔擴張。回到中間時則緩慢吐氣。
    • 緩慢地向後仰躺,讓您的上背部順著滾筒的弧度向下伸展,感覺胸椎區域的伸展。停留約5-10秒,然後利用腹部肌肉的力量,將上身抬回到中間位置。您可以稍微上下移動滾筒的位置,伸展不同的胸椎節段(從肩胛骨下緣到脖子下方,避開腰椎)。
  • 感受度提醒:您應該感受到胸椎區域的溫和伸展,甚至可能聽到輕微的骨骼活動聲響(這是正常的)。避免腰部過度拱起或頸部過度用力。
  • 常見錯誤提醒:動作過快或幅度過大,導致不適或疼痛。這個動作的重點在於溫和的、有控制的伸展,而非追求極限。若感到疼痛,請立即停止。
  • 建議次數與頻率:在每個選定的胸椎節段,重複5-8次,然後移動滾筒到其他節段。每天可練習1次。

何時尋求專業協助

上述的居家保健建議,是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嘗試的輔助方法。然而,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疼痛成因和嚴重程度都是獨一無二的,網路文章的建議無法取代專業的一對一評估。如果您嘗試了以上方法仍未改善,疼痛持續存在,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和游泳表現,或想找到最適合您的根本解決方案,請不要猶豫,讓專業的物理治療師來幫助您。在台北,我們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能為您進行精準的評估,找出疼痛的真正根源。

如果您想更深入了解運動傷害的各種成因與完整的物理治療策略,可以參考我們的疾病索引列表與文章超連結終極指南。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一對一物理治療預約。

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在乎的事。讓我們透過專業的評估與個人化的治療計畫,陪您一起找回無痛、靈活的身體!

本文由 黃博靖 物理治療師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 進行醫療審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