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到手舉不起來?你可能不是五十肩,而是「旋轉肌袖症候群」

肩膀痛到手舉不起來?你可能不是五十肩,而是「旋轉肌袖症候群」

肩膀痛到手舉不起來?你可能不是五十肩,而是「旋轉肌袖症候群」


您好!我是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資深物理治療師 林哲銘。今天,我將與您深入探討一個常見卻常被誤解的肩部問題:「旋轉肌袖症候群」,並提供實用的自我檢測與保健方法,幫助您找回無痛、靈活的肩膀。

什麼是旋轉肌袖症候群?它跟五十肩有什麼不同?

許多來找我的朋友,最常抱怨的就是:「林治療師,我的肩膀痛到手舉不起來,是不是得了五十肩啊?」 確實,肩部疼痛且活動受限是很令人困擾的,但「肩膀痛」的原因百百種,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五十肩」(或稱沾黏性關節囊炎,主要特徵是肩關節囊廣泛性發炎導致僵硬、主動與被動活動度皆大幅受限),您很可能面臨的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狀況——旋轉肌袖症候群

「旋轉肌袖」聽起來很專業,但簡單來說,它是由四條環繞在您肩膀周圍、負責穩定肩關節並協助手臂舉起與旋轉的肌肉群所組成。這四條肌肉分別是棘上肌、棘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當這些肌肉或其肌腱因為各種原因發炎、受損,甚至撕裂時,就可能導致 旋轉肌袖症候群

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發現許多人會將 肩膀痛 誤認為 五十肩,是因為兩者都會導致舉手困難。然而,五十肩 的特點是「全面性的僵硬」,無論是您自己試圖舉手(主動活動),還是別人協助您舉手(被動活動),都會卡住。但 旋轉肌袖症候群 通常會有特定的疼痛弧度,舉手到某個角度會特別痛,甚至可能伴隨無力感,但在某些角度下,被動活動度可能還不錯。這就是臨床上,我們通常會先透過 姿勢分析 (postural analysis), 活動度檢測 (range of motion tests), 與 肌肉力量測試 (muscle strength tests) 來判斷問題根源。

為什麼會得到旋轉肌袖症候群?

  • 過度使用或重複性動作:例如長時間搬重物、打網球(尤其重複性的揮拍動作)、或在工廠中長時間進行肩部重複動作的上班族。這會讓旋轉肌袖肌肉不斷地承受微小創傷,累積下來就導致發炎。
  • 姿勢不良:長期圓肩、駝背等不良姿勢,會使肩峰下空間變窄,導致旋轉肌袖肌腱在活動時反覆摩擦,進而產生夾擠現象。
  • 肌肉失衡與無力:旋轉肌袖的某些肌肉力量不足,或與其他肩部肌肉(如三角肌)的力量不協調時,肩關節的穩定性會下降,增加肌腱受傷的風險。我常解釋這就像是「蹺蹺板效應」,如果兩邊力量不均等,肩關節的「力學平衡」就會被打破。
  • 老化退化:隨著年齡增長,肌腱會逐漸失去彈性與韌性,變得更容易受損。

林治療師教您自我檢測與和緩運動

在等待專業物理治療評估之前,您可以嘗試幾個簡單的自我檢測與和緩運動,初步了解您的肩部狀況,並幫助緩解不適。

1. 自我檢測:疼痛弧度測試 (Painful Arc Test)

  • 起始姿勢:站立,雙手自然垂放於身體兩側。
  • 動作過程:慢慢將雙手向身體兩側平舉,掌心朝下,向上抬高,盡可能地抬到最高點,再慢慢放下。
  • 呼吸配合:自然、緩慢地呼吸。
  • 感受度提醒:注意在抬高手臂的過程中,是否有哪個角度區間特別疼痛。
  • 常見錯誤提醒:避免為了抬高手臂而聳肩或身體側彎。如果疼痛劇烈,請立刻停止。
  • 結果判讀:如果您的手臂在抬高到約 60度到120度之間 感到疼痛,超過120度後疼痛反而減輕,這很可能是旋轉肌袖,尤其是棘上肌受損的典型表現。

2. 和緩運動:科德曼擺手運動 (Codman’s Pendulum Exercises)

這個動作可以溫和地活動肩關節,促進血液循環,並緩解疼痛。

  • 起始姿勢:站在桌子或椅子旁,患側手持一個輕量物品(例如:寶特瓶或小啞鈴,約1公斤以下),身體前傾,讓患側手臂自然下垂,放鬆,像鐘擺一樣晃動。健側手可扶住桌子或椅子,以維持身體穩定。
  • 動作過程:
    • 前後擺動:像鐘擺一樣輕輕地前後擺動手臂。
    • 左右擺動:輕輕地左右擺動手臂。
    • 畫圈: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畫小圈。
  • 呼吸配合:保持自然、緩慢的呼吸。
  • 感受度提醒:過程中應感到肩膀輕鬆、溫和的活動,絕不能有任何銳痛或不適。如果感覺疼痛,請減小擺動幅度或暫停。
  • 常見錯誤提醒:不要用肌肉的力量去「帶動」手臂,而是利用重力與慣性,讓手臂自然地擺動。核心肌群也要保持穩定,避免腰部過度晃動。
  • 建議次數與頻率:每個方向重複10-15次,每天進行2-3回。

3. 和緩運動:爬牆運動 (Wall Slides)

這個運動可以幫助您在可控的範圍內,逐步增加肩部的活動度。

  • 起始姿勢:面對牆壁站立,距離牆壁約一個腳掌的距離。患側手掌貼在牆上,手肘微彎。
  • 動作過程:緩慢地將手掌沿著牆壁向上滑動,盡可能地抬高,直到感到輕微拉伸或不適感,但絕不能引起銳痛。
  • 保持幾秒鐘,然後緩慢地將手掌滑回起始位置。
  • 呼吸配合:向上滑動時緩緩吐氣,向下時緩緩吸氣。
  • 感受度提醒:應感受到肩關節的溫和伸展,如果出現疼痛,請立即停止,並找到疼痛出現前的最大活動範圍。
  • 常見錯誤提醒:不要讓身體代償,例如抬手時身體側彎或聳肩。手臂在牆上應保持平穩,不要離開牆面。
  • 建議次數與頻率:重複8-12次,每天進行2-3回。

物理治療如何幫助您解決肩膀疼痛?

儘管上述運動能提供初步緩解,但 旋轉肌袖症候群 的根本解決之道仍需專業評估與介入。在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我們的物理治療師會為您進行詳盡的評估,找出導致您 肩膀痛 的確切原因。這可能包括檢查您肩部的肌肉力量、活動度、姿勢以及動作模式。

我們會運用多種專業的 物理治療 技術:

  • 徒手治療 (Manual Therapy):透過我的雙手,我會針對緊繃的 肌筋膜(想像一下肌肉外面那層像保鮮膜一樣的結締組織,如果它緊繃,就會限制肌肉活動並產生痛點),進行深層的放鬆。這可以改善組織延展性,減少疼痛。我們也會針對肩關節的活動受限進行鬆動,提升關節的活動度。
  • 治療性運動 (Therapeutic Exercise):根據您的個體狀況,我會設計一套專屬的運動處方。這可能包括強化旋轉肌袖力量的 離心收縮運動(這是一種特殊的肌肉訓練方式,讓肌肉在拉長的情況下發力,能有效強化肌腱並促進修復,就像是讓橡皮筋在被拉長的同時還要努力控制收縮,提升它的韌性與彈性),以及改善肩胛骨穩定性的運動。這些運動的目的是重新建立肌肉平衡,改善肩關節的「生物力學」,讓您的肩膀在動作時更加省力且安全。
  • 衛教與動作指導:我會教導您正確的姿勢與動作模式,特別是針對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可能加重肩部負擔的活動(如電腦使用、提重物等),幫助您避免再次受傷。我發現許多來 台北 看診的患者,在調整生活習慣後,恢復速度會顯著加快。

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 旋轉肌袖症候群 的各種成因與完整的物理治療策略,可以參考我們的疾病索引列表終極指南。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網路文章的建議無法取代專業的一對一評估。如果您嘗試了以上方法仍未改善,或想找到最適合您的根本解決方案,請不要猶豫,讓專業的物理治療師來幫助您。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一對一物理治療預約。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在乎的事。

讓我們透過專業的評估與個人化的治療計畫,陪您一起找回無痛、靈活的身體!

本文由 黃博靖 物理治療師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 進行醫療審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