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躍膝 (髕骨肌腱炎):籃球、排球愛好者必讀 您好!我是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林哲銘物理治療師。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發現許多熱愛籃球、排球的朋友,在享受跳躍、奔跑帶來的快感後,卻常常被一種難以言喻的膝蓋疼痛所困擾。這種疼痛,特別是

跳躍膝 (髕骨肌腱炎):籃球、排球愛好者必讀

跳躍膝 (髕骨肌腱炎):籃球、排球愛好者必讀

您好!我是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林哲銘物理治療師。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發現許多熱愛籃球、排球的朋友,在享受跳躍、奔跑帶來的快感後,卻常常被一種難以言喻的膝蓋疼痛所困擾。這種疼痛,特別是在膝蓋骨下方,跳躍或下樓梯時會更加明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跳躍膝」,醫學上稱之為「髕骨肌腱炎」。

想像一下,你是否也曾在籃球場上奮力跳起投籃,或是排球場上躍起殺球後,落地時膝蓋突然一陣劇痛?這種疼痛,在您跳躍、跑步、下樓梯時可能特別明顯。這不僅影響了你的運動表現,更可能讓你對自己熱愛的運動產生恐懼。作為一名物理治療師,我深知這種感受。今天,我想深入淺出地和大家聊聊跳躍膝的成因、為什麼這些疼痛會發生,以及一些你可以在家中嘗試的自我保健方法,幫助你找回無痛、靈活的膝蓋,繼續在球場上馳騁。


跳躍膝 (髕骨肌腱炎) 的真面目:為什麼是膝蓋骨下方在痛?

「髕骨肌腱炎」顧名思義,問題出在你的髕骨肌腱。這條肌腱連接了膝蓋骨(髕骨)和脛骨(小腿骨),是執行跳躍、跑步、深蹲等動作時,傳導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力量的關鍵「橋樑」。當我們進行大量重複的跳躍或快速方向轉換動作,例如在籃球、排球運動中頻繁起跳落地時,這條肌腱會承受巨大的拉伸與衝擊力。

長期下來,如果肌腱承受的負荷超過了它的修復能力,就會導致肌腱內部出現微小的損傷與發炎反應,進而產生疼痛。這並非單純的「拉傷」,而是一種肌腱組織的「勞損」或「變性」。許多來找我的籃球、排球愛好者朋友,最常抱怨的就是膝蓋下方在跳躍、下樓梯,甚至長時間坐著後起身時特別痛,這都是髕骨肌腱發炎的典型症狀。

為什麼你會得到跳躍膝 (髕骨肌腱炎)?——深入剖析問題根源

在臨床上,我通常會先透過詳細的評估來判斷問題根源。跳躍膝的發生,絕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它往往是多種生物力學因素累積的結果,就像一個連鎖反應。以下是一些我發現最常見的關鍵因素:

  • 股四頭肌力量失衡或不足: 股四頭肌是跳躍和減速的主力。如果它的力量不夠,或股內側斜肌(VMO)與股外側肌(VL)之間存在肌力不平衡,髕骨肌腱就會承受過多壓力。這會導致力量傳導效率下降,肌腱負擔增加。
  • 核心與臀部肌群穩定性不足: 許多人可能覺得膝蓋痛跟核心、臀部沒關係,但這其實大錯特錯。當你的核心肌群(想像一下軀幹深層的穩定肌肉)和臀部肌群(特別是臀中肌,它能穩定你的骨盆)不夠強壯時,跳躍和落地時身體會不自主地晃動,導致膝蓋呈現「內外翻」或「X型腿」的錯誤姿勢,進而增加髕骨肌腱的壓力。這會訓練到你的身體控制能力,也就是你大腦對於身體位置的感知,確保身體在運動中能精準控制,減少不穩定帶來的代償。這也是我們物理治療師常說的「神經肌肉控制」的強化。
  • 柔軟度限制: 緊繃的股四頭肌和腿後肌(膕繩肌)會改變膝蓋的生物力學,增加髕骨肌腱的張力。想像一下,當一條橡皮筋被過度拉伸時,它就更容易斷裂。肌腱也是一樣。
  • 訓練負荷管理不當: 突然增加訓練量、強度,或缺乏足夠的休息,都是導致肌腱勞損的常見原因。許多運動愛好者求好心切,卻忽略了身體需要時間適應與修復。

自我檢測與和緩運動:在家也能開始的膝蓋保健

了解成因後,你可以從一些簡單的自我檢測和和緩運動開始。請記住,這些建議旨在幫助你初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提供一些安全的起始動作。它們無法取代專業的評估與治療。

自我檢測一:髕骨肌腱觸診敏感度

這個檢測能幫助你初步判斷髕骨肌腱是否有發炎的徵兆。

  • 起始姿勢: 坐在椅子上,膝蓋自然彎曲90度,放鬆雙腿。
  • 動作過程:
    • 用你的食指和拇指輕輕夾住膝蓋骨(髕骨)的下緣。
    • 找到膝蓋骨下方,連接到脛骨的這條粗壯的肌腱,這就是髕骨肌腱。
    • 沿著肌腱輕輕地從上到下按壓,感覺是否有任何壓痛點。
  • 呼吸配合: 保持自然放鬆的呼吸。
  • 感受度提醒: 如果在某一點感到明顯的壓痛,甚至觸摸時會抽痛,這可能表示該處的肌腱有發炎或勞損的情況。
  • 常見錯誤提醒: 避免過度用力按壓,只需輕柔觸診。
  • 建議次數與頻率: 雙膝都檢測一次,記錄感受。這是一個觀察性檢測,無需重複。

和緩運動一:靜態股四頭肌收縮 (Isometric Quadriceps Contraction)

這個動作可以溫和地啟動股四頭肌,有助於緩解肌腱壓力,並在不增加肌腱負荷的情況下建立肌力。

  • 起始姿勢: 仰躺在地面或床上,患側膝蓋下方墊一個毛巾捲或小枕頭,使膝蓋輕微彎曲(約10-20度),腳跟著地。
  • 動作過程:
    • 深吸一口氣。
    • 緩緩吐氣,同時用力將膝蓋後側壓向毛巾捲,感覺大腿前側肌肉繃緊。
    • 保持這個收縮狀態 5-10秒,感受大腿前側肌肉的穩定發力,而不是疼痛。
    • 慢慢放鬆。
  • 呼吸配合: 收縮時吐氣,放鬆時吸氣。
  • 感受度提醒: 應感覺到大腿前側有緊繃、用力的感覺,但 不應引起或加劇膝蓋疼痛。如果感到疼痛,請減少用力程度。
  • 常見錯誤提醒: 臀部不要抬離地面,腳跟保持著地。不要憋氣。
  • 建議次數與頻率: 每次重複 10-15次,每天可進行 2-3組。在疼痛急性期,可以每隔幾小時重複一次。

和緩運動二:離心式靠牆深蹲 (Eccentric Wall Squat)

離心收縮(肌肉在拉長時發力)對於肌腱的修復和強化非常重要。這個動作可以安全地訓練髕骨肌腱。

  • 起始姿勢: 背部平貼牆壁站立,雙腳與肩同寬,腳尖稍微朝前,距離牆壁約一個腳掌的距離。
  • 動作過程:
    • 深吸一口氣,將身體緩慢地下滑,想像自己正在坐在一張看不見的椅子上。
    • 將下滑的速度放慢,保持約3-5秒,感受膝蓋前側股四頭肌緩慢拉長的張力。
    • 當膝蓋彎曲到約45-60度(或在不引起疼痛的最大範圍內)時,停住。
    • 緩緩吸氣,然後利用大腿前側肌肉的力量,將身體推回起始位置。
  • 呼吸配合: 下滑時緩慢吐氣,起身時吸氣。
  • 感受度提醒: 應感覺到大腿前側肌肉有被訓練到的感覺,特別是下滑時的控制力。整個過程應是 無痛或輕微不適。若感覺疼痛,請減少下蹲的深度。
  • 常見錯誤提醒: 膝蓋不要內夾,保持與腳尖同方向。背部全程緊貼牆壁。不要下蹲過深,尤其是當膝蓋感到不適時。
  • 建議次數與頻率: 每次重複 8-12次,每天可進行 2-3組。初期可嘗試每週3-4次,待疼痛緩解後再逐漸增加頻率與深度。

從肌筋膜到整體運動控制——物理治療的綜合策略

作為一名物理治療師,我始終認為,處理「跳躍膝」不能只盯著膝蓋本身。人體是一個精密的「肌筋膜」(Myofascial)網絡。肌筋膜,你可以理解為覆蓋在肌肉和器官上的薄膜,它將身體各部位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張力系統。當這個系統中的某一部分出現問題(例如:臀部無力、腳踝活動度不足),就可能導致其他部位代償,最終體現在膝蓋的疼痛上。

因此,我的治療策略會是一個整合性的方案。除了針對髕骨肌腱的直接處理(如:徒手治療來放鬆緊繃的肌筋膜、改善關節活動度,或是結合運動治療來強化肌腱的承重能力),我們還會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 全面性的身體評估: 臨床上,我們通常會先透過步態分析、跳躍測試,以及身體各關節的活動度和肌力測試來判斷問題根源。我們會在台北的診所,提供這樣專業的一對一評估,找出導致你跳躍膝的真正兇手。
  • 臀部與核心肌群強化: 這是預防跳躍膝復發的基石。透過特定的訓練,建立身體的穩定性,減少膝蓋不必要的壓力。
  • 運動模式再教育: 我會教導你正確的跳躍、落地姿勢和運動技巧,減少肌腱的異常負荷。這不僅能幫助你恢復,更能提升你的運動表現。
  • 負荷管理與回歸運動計畫: 我會根據你的恢復狀況和運動需求,制定循序漸進的回歸運動計畫,確保肌腱在安全且受控的環境下逐步適應運動負荷。

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髕骨肌腱炎的各種成因與完整的物理治療策略,可以參考我們的『疾病索引列表』終極指南。同時,若想了解更多關於身體各部位肌肉的保健與訓練,『肌肉列表索引』也是一個很好的資源。

結語:傾聽身體,重拾運動熱情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網路文章的建議無法取代專業的一對一評估。如果你嘗試了以上方法仍未改善,或想找到最適合您的根本解決方案,請不要猶豫,讓專業的物理治療師來幫助您。我們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團隊,致力於透過實證有效的物理治療方法,提供個人化的復健計畫,幫助你擺脫疼痛,重拾運動的熱情。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一對一物理治療預約

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在乎的事。讓我們透過專業的評估與個人化的治療計畫,陪您一起找回無痛、靈活的身體!

歡迎追蹤我們的 FacebookInstagram 獲取更多即時健康資訊!

本文由 黃博靖 物理治療師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 進行醫療審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