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運動後會「鐵腿」?延遲性肌肉痠痛 (DOMS) 解析

為什麼運動後會「鐵腿」?延遲性肌肉痠痛 (DOMS) 解析

為什麼運動後會「鐵腿」?延遲性肌肉痠痛 (DOMS) 解析

您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在一次充滿挑戰的運動訓練後,隔天起床卻感到全身肌肉痠痛不已,甚至連上下樓梯都像「鐵腿」一樣舉步維艱?這種揮之不去的痠痛感,不僅影響了日常生活,也可能讓您對運動望而卻步。我是林哲銘物理治療師,在「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執業多年,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發現許多來找我的運動愛好者或剛開始運動的朋友,最常抱怨的就是這種運動後的「鐵腿」現象,也就是醫學上所稱的延遲性肌肉痠痛 (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這篇文章將從物理治療師的專業角度,深入淺出地解析為什麼運動後會出現這種痠痛,並提供實用的自我照護建議,幫助您理解身體的奧秘,並更自信、安全地享受運動帶來的益處。


為什麼運動後會「鐵腿」?深入解析延遲性肌肉痠痛 (DOMS) 的成因

延遲性肌肉痠痛,顧名思義,並非運動當下立即出現的疼痛,而是通常在運動結束後的 24 到 72 小時內達到高峰,然後逐漸緩解的一種肌肉不適感。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尤其是在您進行了不常做的運動、增加了運動強度,或是進行了「離心收縮」(Eccentric Contraction)為主的運動之後。那麼,「鐵腿」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

  • 微小肌肉損傷 (Microtrauma)
    成因解釋: 當我們的肌肉在被拉長的同時發力,例如下樓梯時股四頭肌的緩衝、下坡跑步時小腿肌肉的支撐,或是舉起重物後緩慢放下,這種運動方式就稱為「離心收縮」。研究顯示,離心收縮會對肌肉纖維產生較大的機械性張力,導致肌肉纖維內部出現微小的結構性損傷。想像一下,就像一條繩子在被拉緊時又被外力拉扯,雖然沒有完全斷裂,但內部的一些小股線會因此受損。
    物理治療師的洞察: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許多初次嘗試深蹲、弓箭步或負重下坡的患者,常常會因為不熟悉離心收縮的感受,導致肌肉過度負荷而產生明顯的DOMS。這並非代表肌肉受傷,而是身體在適應新刺激的正常反應。
  • 炎症反應 (Inflammatory Response)
    成因解釋: 肌肉受損後,身體會啟動一系列的炎症反應,這是一種自然的修復機制。身體會派遣免疫細胞前往受損部位,清除受損的細胞碎片,並釋放一些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會刺激周圍的神經末梢,引發疼痛感。同時,局部也會出現輕微的腫脹和熱感,進一步加劇不適。
    物理治療師的洞察: 我們常說的「紅、腫、熱、痛」就是炎症的典型表現。但對於DOMS來說,這種炎症反應通常是輕微且局部的,不像嚴重的運動傷害那樣會引起劇烈疼痛或功能喪失。
  • 神經敏感化 (Nerve Sensitization)
    成因解釋: 在炎症過程中,疼痛感受器會變得更為敏感,即使是輕微的觸碰或肌肉伸展,也可能引發疼痛。這使得原本輕微的肌肉不適,在DOMS高峰期變得更為明顯。
    物理治療師的洞察: 這也是為什麼「鐵腿」時連碰一下肌肉都痛的原因。但這種敏感化是暫時的,隨著肌肉修復,敏感度會逐漸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曾有研究認為DOMS的產生與肌肉中乳酸堆積有關,但目前的研究已證實,乳酸並非延遲性肌肉痠痛的主要原因。乳酸通常在運動後一小時內就被代謝掉,而DOMS的痠痛則會延遲發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物理治療師會強調,理解背後的真正機制,才能選擇最有效的緩解策略。


「鐵腿」了怎麼辦?物理治療師的自我保健與緩解之道

理解了DOMS的成因,接下來就是如何有效緩解這些不適了。我的物理治療師團隊會建議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自我照護:

  • 積極性恢復 (Active Recovery) 與輕度活動
    為什麼有效: 輕度的有氧運動,例如散步、慢跑或輕鬆的自行車,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身體將代謝廢物帶走,並為受損肌肉帶來氧氣和營養,加速修復過程。這就像輕輕搖晃一盆髒水,能讓雜質更快沉澱。
    實用建議: 即使痠痛,也請不要完全不動。可以嘗試在痠痛後的隔天進行 15-30 分鐘的輕鬆散步,或是在家做一些溫和的伸展運動。
  • 溫和的伸展與肌筋膜放鬆
    為什麼有效: 針對痠痛的肌肉進行輕柔的靜態伸展,可以幫助恢復肌肉彈性,減輕僵硬感。而肌筋膜放鬆 (Myofascial Release) 則是透過持續輕柔的壓力,釋放肌肉與筋膜之間的張力與沾黏,就像用擀麵棍把打結的麵團擀開一樣。研究也顯示,徒手治療和運動對於頸部疼痛等肌筋膜問題是有效的。
  • 坐姿腿後側伸展 (Hamstring Stretch)

    • 起始姿勢: 坐在地板上,雙腿向前伸直,膝蓋微彎或打直。若腿後側緊繃,可以在膝蓋下方墊一個小毛巾捲。
    • 動作過程: 保持背部挺直,身體緩慢向前傾,雙手朝腳尖方向伸展,直到感覺腿後側有輕微拉伸感。
    • 呼吸配合: 吸氣時準備,吐氣時身體向前傾,在伸展位置保持平穩呼吸。
    • 感受度提醒: 感受腿後側有溫和的拉伸感,不應感到尖銳或劇烈疼痛。痠痛時,伸展的幅度會比平時小。
    • 常見錯誤提醒: 拱背或彎腰,這樣會減少腿後側的伸展效果,並可能增加腰部壓力。請保持脊椎中立。
    • 建議次數與頻率: 每次維持 20-30 秒,重複 3-5 次。每天進行 2-3 回。

    弓箭步小腿伸展 (Calf Stretch - Gastrocnemius Emphasis)

    • 起始姿勢: 面向牆壁或穩固的物體,雙手扶牆。一隻腳向前踩一步,膝蓋彎曲;另一隻腳向後伸直,腳跟著地,腳尖朝前。
    • 動作過程: 身體重心緩慢向前移,直到感覺後方小腿肚有拉伸感。
    • 呼吸配合: 保持自然呼吸,放鬆身體。
    • 感受度提醒: 感受小腿肚有拉伸感,如果小腿非常痠痛,可能會感到比較明顯的緊繃。
    • 常見錯誤提醒: 後腳跟離地,這會使伸展效果降低。確保腳跟全程貼地。後腳尖外八或內八,應盡量保持腳尖朝前。
    • 建議次數與頻率: 每次維持 20-30 秒,重複 3-5 次。每天進行 2-3 回。

    滾筒放鬆 (Foam Rolling) - 股四頭肌 (Quadriceps)

    • 起始姿勢: 俯臥在地上,將滾筒放在大腿前方(股四頭肌)下方,雙手或手肘支撐身體,雙腳併攏或分開,用核心肌肉穩定身體。
    • 動作過程: 緩慢地前後滾動,讓滾筒在大腿前側從髖關節下方滾到膝蓋上方,找到特別緊繃或痠痛的點,並在該點上停留 20-30 秒,輕輕施壓。
    • 呼吸配合: 滾動過程中保持深而緩慢的呼吸,有助於肌肉放鬆。
    • 感受度提醒: 會感到深層的痠脹感,有時甚至帶點痛感,但應是可忍受的範圍。避免在關節或骨骼突出處直接滾動。
    • 常見錯誤提醒: 滾動速度過快,這樣無法有效放鬆肌肉。對疼痛點停留時間不足,無法真正解除深層張力。
    • 建議次數與頻率: 每個部位滾動 30-60 秒,重複 2-3 次。每天或隔天進行,視痠痛程度而定。
  • 冷熱敷應用
    為什麼有效: 在DOMS發作初期,冷敷有助於減輕炎症反應和疼痛感,就像冰敷急性扭傷一樣。當痠痛感趨緩、進入恢復期時,熱敷則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幫助肌肉放鬆和修復。
    實用建議: 運動後 24-48 小時內可考慮冰敷痠痛部位 15-20 分鐘;之後可轉為熱敷 20-30 分鐘。
  • 營養與休息
    為什麼有效: 足夠的蛋白質攝取是肌肉修復的基石,而充足的睡眠則是身體進行自我修復和恢復能量的關鍵時刻。
    實用建議: 運動後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並確保每晚有 7-9 小時的優質睡眠。

物理治療師的專業提醒:何時該尋求協助?

雖然DOMS是運動後的正常現象,但有時運動後的疼痛可能暗示著更深層的問題,例如肌肉拉傷、肌腱炎 或其他神經肌肉骨骼疾患。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看過太多人將嚴重的運動傷害誤認為「鐵腿」,因此錯過了黃金治療期。作為身處台北的物理治療所,我們非常重視每一次的專業評估。以下幾種情況,我會建議您應立即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協助,而非僅靠自我緩解:

  • 疼痛程度過於劇烈,影響日常生活功能: 如果痠痛感讓您無法正常行走、活動或完成基本任務。
  • 疼痛持續時間過長: 如果痠痛在 72 小時後沒有明顯改善,甚至加劇。
  • 伴隨其他症狀: 例如關節腫脹、局部明顯瘀青、麻木、刺痛、異常發熱或肌肉無力感,尤其是肌力明顯下降。
  • 疼痛發生在非訓練肌肉部位: 例如只練了腿,但背部或肩部也出現了劇烈疼痛。這可能是姿勢不正確或其他代償機制造成的。
  • 無法確定疼痛原因: 如果您不確定疼痛是否只是DOMS,或者對其原因感到困惑。

臨床上,我們通常會先透過詳細的問診與動作評估、觸診 來判斷問題根源。我們會評估您的肌肉長度、肌肉表現、關節活動度以及身體的運動模式。例如,對於膝關節疼痛,我們會檢查其生物力學功能,同時也會評估整個下肢鏈(如腳、踝、髖、脊椎)的運動情況。有時候,姿勢的微小偏差,都可能是導致疼痛的關鍵。


結語

運動後的「鐵腿」是身體對訓練刺激的正常適應反應。透過溫和的活動、伸展與適當的休息,大多數的延遲性肌肉痠痛都能得到有效緩解。然而,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網路文章的建議無法取代專業的一對一評估。如果您嘗試了以上方法仍未改善,或想找到最適合您的根本解決方案,請不要猶豫,讓專業的物理治療師來幫助您。如果您想更深入了解延遲性肌肉痠痛 (DOMS) 的各種成因與完整的物理治療策略,可以參考我們的『疾病索引列表』終極指南。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一對一物理治療預約

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在乎的事。讓我們透過專業的評估與個人化的治療計畫,陪您一起找回無痛、靈活的身體!

診所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3號2樓

預約電話:(02) 2717-7600

官方網站:https://www.ajwkptc.com

LINE@一對一諮詢:點此加好友

歡迎追蹤我們的FacebookInstagram獲取更多即時健康資訊!

本文由 黃博靖 物理治療師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 進行醫療審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