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的「電療」是什麼感覺?在電什麼?

物理治療的「電療」是什麼感覺?在電什麼?


您好,我是許靖雯物理治療師,在「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執業。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發現許多來台北安健維康尋求物理治療的朋友,對於「電療」這個項目常感到既好奇又有點害怕。他們最常問的就是:「電療是什麼感覺?在電什麼?會不會痛?」這也是我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的主題。
許多來找我的上班族朋友,最常抱怨的就是肩頸僵硬和下背痠痛,這常常讓他們連晚上都睡不好,甚至影響工作效率。當我建議他們嘗試物理治療時,他們通常會想到「電療」,但又因為不了解而有些卻步。別擔心,今天我就要從專業的角度,帶您一探「電療」的奧秘,並分享一些能幫助您在家自我保健的小撇步!

物理治療中的「電療」究竟是什麼?在電什麼?

首先,我們要了解,在物理治療領域,我們所稱的「電療」(Electrical Stimulation)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治療方式,它其實涵蓋了多種利用電流來達到治療目的的技術。這些技術的核心原理,都是透過特定頻率與強度的電流,對人體的神經或肌肉進行刺激,以期達到不同的治療效果。
那麼,這些電流在身體裡究竟「電」了些什麼呢?它們主要有兩個主要目標:

  • 影響神經系統:透過電流刺激神經,阻斷或干擾疼痛訊號的傳遞,達到止痛的效果。
  • 刺激肌肉:直接刺激肌肉纖維,誘發肌肉收縮,這有助於強化肌肉、預防肌肉萎縮,甚至幫助肌肉重新學習正確的收縮模式。

臨床上,我們最常使用的幾種電療儀器包括:

  1. 經皮神經電刺激 (TENS –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 在電什麼? TENS 主要作用於感覺神經,它的設計目標是緩解疼痛。它利用高頻率、低強度的電流,透過皮膚上的電極片,刺激神經細胞,進而達到止痛效果。
    • 什麼感覺? 接受 TENS 治療時,您會感覺到像是輕微的麻刺感、敲擊感或是螞蟻在皮膚上爬的感覺。這種感覺是持續且溫和的,不應引起不適或疼痛。
    • 為什麼有效? TENS 的止痛機制主要是基於「痛門控制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 of Pain)。想像一下,我們脊髓裡有個「門」,能控制疼痛訊號是否傳到大腦。當 TENS 的電流刺激到傳導速度較快的粗神經纖維時,它會優先佔據「門」的通道,進而關閉疼痛訊號通過的通道,讓疼痛感降低。同時,它也能促使身體釋放腦內啡,產生自然的止痛效果。
  2. 肌肉電刺激 (EMS – 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
    • 在電什麼? EMS 則主要作用於運動神經和肌肉本身。它會產生較強的電流,直接刺激肌肉,使其產生收縮反應。
    • 什麼感覺? 這種電療會讓您的肌肉自主地跳動或收縮,感覺就像肌肉在被動地「做運動」。治療師會調整電流強度,以達到最佳的肌肉收縮效果,但強度應在您能接受的範圍內,不至於感到疼痛。
    • 為什麼有效? EMS 能夠幫助肌肉再教育,特別是在受傷或手術後,肌肉可能因為疼痛或長期不動而「忘記」如何正確收縮。透過 EMS,我們可以重新「喚醒」這些肌肉,維持其肌力與活性,防止肌肉萎縮。對於一些無法自主完成某些動作的患者,EMS 也能提供輔助,讓他們感受肌肉收縮的感覺,為後續的運動治療打下基礎。
  3. 干擾波 (IFC – Interferential Current)
    • 在電什麼? 干擾波是將兩種不同頻率的中頻電流導入體內,讓它們在體內相互干擾,形成一個新的低頻電流。這種技術可以讓電流穿透得更深層,作用範圍更廣。
    • 什麼感覺? 相較於 TENS,干擾波的感覺會更深層、廣泛,像是綿密而規律的震動或麻感。
    • 為什麼有效? 干擾波除了能透過痛門控制理論達到深層止痛效果外,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代謝廢物,減輕組織水腫,對於慢性疼痛和深層肌肉的放鬆特別有幫助。在我的臨床經驗中,許多患者在接受干擾波治療後,都表示深層的痠痛感有明顯緩解。

「電療」在物理治療中扮演的角色
許靖雯物理治療師要強調的是,「電療」在物理治療中,它扮演的角色是一個重要的輔助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治療方式。它能夠有效緩解您的疼痛、促進組織修復、幫助肌肉重新活化,但這些都是為了讓您能更有效地進行後續的徒手治療或運動訓練。
舉例來說,當您因肩頸痠痛到無法輕鬆轉動脖子時,我們會先透過適當的電療來降低您的疼痛感受,緩解肌肉的過度緊繃。這樣一來,我才能更輕鬆地為您進行徒手治療(例如筋膜放鬆、關節鬆動),恢復關節的活動度;或是引導您進行運動治療,訓練深層頸部肌群或肩胛骨穩定肌群,從根本解決問題。許多時候,疼痛就像身體發出的警報,電療能幫助我們暫時關閉警報,讓我們有機會進一步找出並修復導致警報響起的原因。

從常見痛點看電療與自我保健

在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許多來尋求協助的上班族朋友,最常抱怨的就是肩頸僵硬和下背痠痛。這些問題往往不是單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種因素交織的結果:

  • 久坐與姿勢不良: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例如駝背、頭部前傾看電腦,會讓某些肌肉(如上斜方肌、胸小肌)長期處於縮短和緊繃狀態,而另一些肌肉(如深層頸部屈肌、核心肌群、臀大肌)則處於被抑制或無力的狀態,形成肌肉失衡。
  • 重複性壓力:例如長時間使用滑鼠、打字,或重複彎腰搬東西,會對特定部位的肌肉、肌腱和韌帶造成累積性微創傷。
  • 生活壓力:心理壓力也常導致身體不自覺地緊繃,加劇肌肉痠痛。

在這些情況下,「電療」能夠作為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幫助患者緩解當下的不適。它能放鬆緊繃的肌肉,減少疼痛,讓患者感覺好一些,進而有信心和能力去嘗試後續更積極的治療方式,例如我會引導他們進行正確的運動訓練,重建身體的穩定性與功能。

許靖雯物理治療師的自我保健小撇步

「電療」雖然能快速緩解症狀,但真正的物理治療目標是幫助您學習如何自主管理身體,預防問題再次發生。因此,我會鼓勵我的患者,即使在家裡沒有電療儀器,也能透過一些簡單的和緩運動,達到類似的放鬆與強化效果。以下是三個我常建議的、專為上班族朋友設計的運動,它們能有效針對肩頸僵硬和下背痠痛的根本原因:

1. 深層頸部肌群訓練

這個動作有助於訓練您頸部前側的深層頸部屈肌,這些肌肉對於維持頸椎的穩定性至關重要。許多人在姿勢不良時,常會過度使用頸部表層的肌肉,導致深層肌肉失能,透過這個動作可以重新啟動它們。

  • 起始姿勢:仰躺在床上或地板上,頭部下方可放一個薄毛巾或小枕頭,讓後頸輕輕貼平。雙膝彎曲,雙腳平放。
  • 動作過程:輕輕地點頭,感覺下巴微收向喉嚨,如同要讓頭部的後側輕微地「往上長高」。保持後頸部緊貼床面,不要抬起頭。想像您要用下巴去「夾」住一個小乒乓球,但不要用力擠壓。
  • 呼吸配合:保持自然、平穩的呼吸,不憋氣。
  • 感受度提醒:您應該感覺到頸部前方有輕微的緊繃或使力感,但絕對不是頸部兩側或後方肌肉在用力。如果感覺脖子後方或兩側很用力,表示您可能用錯肌肉了。
  • 常見錯誤提醒:抬起頭:整個頭部離開床面,變成「仰臥起坐」式的動作。
    • 下巴用力擠壓喉嚨:過度用力會導致表層肌肉代償。
    • 憋氣:動作時忘記呼吸,導致身體僵硬。
  • 建議次數與頻率:每次維持 10-15 秒,重複 10 次。每天進行 2-3 回。

2. 核心啟動-橋式運動 (Bridging Exercise)

橋式是一個非常經典且有效的運動,能幫助您啟動臀大肌 與核心肌群,進而改善骨盆穩定性並減輕下背壓力。它訓練的是肌肉的耐力,因為許多研究顯示,對於脊椎的保護,肌肉耐力比絕對力量更為重要。

  • 起始姿勢:仰躺在床上或瑜珈墊上,雙膝彎曲,雙腳平放於臀部外側約一腳掌的距離。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掌心朝下。
  • 動作過程:輕輕收縮您的腹部(想像將肚臍往脊椎方向靠近,但不要憋氣),同時收緊臀部肌肉,將臀部緩慢地抬離床面,直到您的肩膀、髖部和膝蓋呈一直線。避免腰部過度拱起。
  • 呼吸配合:抬高臀部時緩慢吐氣,放下時緩慢吸氣。
  • 感受度提醒:您應該感覺到臀部與大腿後側有明顯的收縮感。如果感覺腰部很用力,表示您可能抬得太高或臀肌沒有啟動。
  • 常見錯誤提醒:腰部過度拱起:形成「S」形,將壓力集中在腰椎。
    • 用脖子或小腿出力:整個身體僵硬,沒有放鬆。
    • 抬得太高:反而讓腰椎負擔過大。
  • 建議次數與頻率:每次維持 5-10 秒,重複 10-12 次。每天進行 2 回。

3. 肩胛骨活動度練習 (Scapular Mobility Exercise - Wall Slides)

這個動作對於改善肩胛骨的動態穩定非常重要,能減少上斜方肌的過度代償,進而緩解肩頸緊繃。

  • 起始姿勢:背部和臀部輕輕靠牆站立,雙腳與肩同寬,稍微離開牆面一點點。雙臂彎曲呈 90 度,手肘和手背輕輕靠在牆上,手肘與肩膀同高。
  • 動作過程:保持手肘與手背輕輕靠牆,緩慢地將雙臂沿著牆壁向上滑動,直到手肘伸直。過程中保持肩胛骨向中間輕微夾緊且下壓的感覺,避免聳肩。然後緩慢地將雙臂滑回起始位置。
  • 呼吸配合:向上滑動時緩慢吐氣,向下滑動時緩慢吸氣。
  • 感受度提醒:您應該感覺到肩胛骨之間有輕微的收縮感,以及手臂上抬時的順暢度。
  • 常見錯誤提醒:聳肩:將肩膀抬向耳朵,導致上斜方肌緊繃。
    • 手肘或手背離開牆壁:表示肩胛骨或胸椎的活動度受限。
    • 胸部過度挺出:用腰椎代償。
  • 建議次數與頻率:每次重複 15 次,每天進行 2-3 回。

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發現許多來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朋友,在學會這些簡單的動作後,都能感受到日常痠痛有顯著改善。這些運動的關鍵在於正確的姿勢和肌肉感受,而不是單純的次數或強度。
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慢性疼痛的各種成因與完整的物理治療策略,可以參考我們的『疾病索引列表與文章超連結』終極指南。

結語與行動呼籲

「電療」在物理治療中,是我們幫助您緩解症狀、為後續治療鋪路的一個重要工具。它能為您提供即時的舒適,讓您有機會從疼痛的惡性循環中跳脫出來,進而參與更積極的運動訓練和徒手治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然而,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導致疼痛的確切原因也可能千變萬化。網路文章的建議固然有參考價值,但它無法取代專業的一對一評估。如果您嘗試了以上方法仍未改善,或者您希望找到最適合您個人狀況的根本解決方案,請不要猶豫,讓專業的物理治療師來幫助您。我們深知身體不適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團隊,將透過詳細的評估,找出您問題的根源,並為您量身打造個人化的治療計畫,幫助您找回健康、無痛的生活。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一對一物理治療預約。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在乎的事。讓我們透過專業的評估與個人化的治療計畫,陪您一起找回無痛、靈活的身體!

診所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3號2樓
預約電話:(02) 2717-7600
官方網站:https://www.ajwkptc.com
LINE@一對一諮詢:點此加好友

歡迎追蹤我們的 Facebook Instagram 獲取更多即時健康資訊!

本文由 黃博靖 物理治療師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 進行醫療審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