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衛教資訊 > 運動類/全身性保健資訊
青少年的脊椎側彎,家長可以怎麼做?
青少年的脊椎側彎,家長可以怎麼做?
您是否曾留意到家中的青少年,站姿或坐姿有些「歪斜」?或者,在一次健康檢查後,突然被告知孩子有「脊椎側彎」的問題?作為一位在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執業的林晉緻物理治療師,我深知這項診斷對許多家長來說,是多麼令人焦慮且不知所措。別擔心,您並不孤單!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發現許多家長在面對 青少年的脊椎側彎 時,最大的痛點往往是資訊不夠透明、不知從何開始幫助孩子,甚至擔憂側彎會不會持續惡化,影響孩子的健康和未來發展。
青少年的脊椎側彎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 是指在青春期快速成長階段出現的脊椎三維度異常彎曲。約有80%的 脊椎側彎 案例屬於「特發性」,也就是目前醫學上尚未完全明確其確切成因,但它與遺傳、生長發育、甚至神經平衡控制可能都有關聯。這段成長期,尤其是身高快速抽高時,脊椎的彎曲度可能會迅速惡化,因此早期發現、早期介入,對孩子的預後至關重要。
為什麼早期介入如此重要?物理治療師的專業洞見
「為什麼孩子會側彎?為什麼我做的伸展或運動好像沒什麼用?」這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從物理治療師的角度來看,脊椎側彎不僅僅是骨骼的彎曲,更涉及複雜的肌肉失衡和不良動作模式。當脊椎向特定方向彎曲時,彎曲內側的肌肉可能過於緊繃且無力,而外側的肌肉則可能被過度拉長,導致力量不足。這種 「肌筋膜」(musculofascial) 張力的不平衡,會像牽一髮而動全身般,影響全身的姿勢與動作。
如果不及早處理,這種失衡可能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固化,導致彎曲度增加、疼痛(尤其是背痛和頸痛)、姿勢變差,甚至影響呼吸功能。物理治療 的介入,旨在透過精確評估、矯正運動和徒手治療,幫助孩子改善 核心肌群 (深層穩定脊椎和骨盆的肌肉,就像身體的天然馬甲)的功能,增強 本體感覺 (大腦對身體各部位空間位置的感知能力),並建立更有效率的動作模式。我們相信,透過專業且有溫度的引導,可以幫助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擁有更好的身體控制能力,降低側彎惡化的風險,並提升生活品質。
在家就能做的脊椎側彎初步檢測與和緩運動
臨床上,我們會透過詳細的問診與一系列精準的物理評估來判斷問題根源。但作為家長,您可以先在家中為孩子進行初步的自我檢測,並嘗試一些和緩的運動來幫助孩子改善姿勢與身體感知。
-
亞當式前彎測試 (Adam's Forward Bend Test)
- 起始姿勢: 讓孩子脫掉上衣,雙腳併攏站立,雙手合掌,手肘打直,將手臂置於大腿兩側或胸前。
- 動作過程: 請孩子以腰部為支點,慢慢向前彎腰,讓頭部和手臂自然下垂,膝蓋保持伸直。您則從孩子背後觀察,也可以從側面、正面觀察。
- 呼吸配合: 自然呼吸即可。
- 感受度提醒: 孩子應感受到背部輕微的伸展,不應有任何疼痛。
- 觀察重點 (常見錯誤提醒):觀察孩子背部是否有單側隆起,特別是胸廓或腰部的不對稱(稱為 「肋骨隆起」 或 「腰部隆起」)。觀察肩膀高度、骨盆高低、腰線是否不對稱。確保孩子彎腰時膝蓋沒有彎曲,否則會影響觀察結果。如果觀察到明顯的不對稱,建議尋求專業評估。
- 建議次數與頻率: 居家篩檢,每月進行1-2次即可。
-
貼牆天使 (Wall Angel)
- 起始姿勢: 背部完全貼牆站立,雙腳距離牆壁約一個腳掌的距離。後腦勺、肩胛骨、臀部都盡可能貼緊牆面。雙手彎曲呈90度,手肘、手腕和手背也盡量貼牆,像仙人掌一樣。
- 動作過程: 保持手肘、手腕和手背貼牆,將雙手緩慢沿著牆面向上滑動,直到手臂完全伸直,形成「Y」字形。然後再緩慢滑回起始位置。
- 呼吸配合: 向上滑動時吸氣,向下滑回時吐氣。
- 感受度提醒: 應感受到胸部和肩膀前側的輕微伸展,背部肌肉可能會有輕微收縮感。如果手肘或手腕無法貼牆,這是正常的,重點是盡力保持貼合。
- 常見錯誤提醒:軀幹前傾或拱腰: 過程中確保下背部盡量貼緊牆面,避免為了讓手貼牆而過度拱腰。肩膀聳起: 避免在向上滑動時肩膀過度聳向耳朵,保持肩部放鬆。動作過快: 緩慢控制動作,確保肌肉有足夠的時間感受與啟動。
- 建議次數與頻率: 每天進行2-3組,每組10-15次。
-
鳥狗式 (Bird Dog)
- 起始姿勢: 採四足跪姿,雙手在肩膀正下方,雙膝在臀部正下方。背部保持自然平坦,不塌陷也不拱起,想像背上放著一杯水不會灑出來。
- 動作過程: 緩慢地同時抬起對側的手和腳,手向前伸直,腳向後伸直,形成一條直線。過程中保持身體軀幹穩定,不晃動,不傾斜。然後緩慢收回,回到起始位置。換邊重複。
- 呼吸配合: 抬手抬腳時緩慢吐氣,收回時吸氣。
- 感受度提醒: 應感受到腹部(肚臍內收,想像肚臍貼向脊椎)和臀部的肌肉收縮,以及身體軀幹的穩定感。
- 常見錯誤提醒:腰部塌陷或拱起: 確保核心肌群穩定,避免腰部隨手腳移動而產生過度彎曲。身體晃動: 保持緩慢且受控的動作,避免身體向抬起手腳的那一側傾斜。抬太高: 手腳抬起的高度應與軀幹呈一直線,避免為了抬更高而拱腰。
- 建議次數與頻率: 每天進行2-3組,每組每邊10-12次。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專業與您同在
在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我們深信每一位孩子的身體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我作為林晉緻物理治療師,會運用我在專業領域的深厚知識與臨床經驗,為您的孩子進行精確的 生物心理社會(biopsychosocial)評估。這不僅僅是檢查脊椎的彎曲度,更是從 動作控制、肌筋膜平衡、神經肌肉協調、生活習慣 乃至於孩子對自己身體的認知和情緒等方面,全面找出導致 脊椎側彎 或姿勢問題的根本原因。
透過 徒手治療、神經肌肉電刺激、運動治療 等多樣化的介入方式,並搭配居家運動計畫,我們將引導孩子重新建立正確的姿勢和動作模式,從根本上改善脊椎的健康。我們更會耐心教導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協助孩子維持良好姿勢,並提供最符合孩子需求的個人化治療計畫。我們期待在台北,能與您一起,幫助孩子健康自信地成長。
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 脊椎側彎 的各種成因與完整的物理治療策略,可以參考我們的『疾病索引列表』終極指南。
立即預約,讓專業物理治療師為您的孩子量身打造健康計畫!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網路文章的建議無法取代專業的一對一評估。如果您嘗試了以上方法仍未改善,或想找到最適合您的根本解決方案,請不要猶豫,讓專業的物理治療師來幫助您。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一對一物理治療預約
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在乎的事。讓我們透過專業的評估與個人化的治療計畫,陪您一起找回無痛、靈活的身體!
診所地址: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3號2樓
預約電話: (02) 2717-7600
官方網站: https://www.ajwkptc.com
LINE@一對一諮詢: 點此加好友
本文由 黃博靖 物理治療師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 進行醫療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