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坐越累?久坐對身體的7大危害

為什麼越坐越累?久坐對身體的7大危害

您是否也常常在辦公室裡,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不知不覺間,腰就開始隱隱作痛,肩膀也像被灌了鉛一樣僵硬?甚至感覺腦袋昏沉、精神不濟?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發現許多來找我尋求幫助的上班族朋友,最常抱怨的就是「越坐越累」的問題。這不僅影響工作效率,更長期侵蝕我們的健康。

今天,我是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資深物理治療師許靖雯,我想和大家深入探討,為什麼看似無害的久坐,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事實上,長時間的久坐,可能導致七大層面的危害,理解這些,是我們找回身體活力,擺脫越坐越累困境的第一步。


為什麼越坐越累?久坐對身體的7大危害

長時間維持坐姿,看似靜態,卻對人體生理產生複雜的連鎖反應。我將從物理治療的角度,為您剖析其背後的機制。

  1. 脊椎壓力與背痛加劇

    當我們坐著時,特別是採取彎腰駝背的姿勢,腰椎承受的壓力會比站立時更高。想像一下,脊椎椎間盤就像是減震的墊片,長時間受到不均勻的擠壓,不僅椎間盤本身容易退化,周圍的韌帶和肌肉也會被過度拉伸或縮短。這會導致慢性腰背痛,甚至可能引發坐骨神經痛等問題。臨床上,許多個案的腰痛,其根本原因都與錯誤坐姿和缺乏活動有關。

  2. 肩頸僵硬與頭痛頻繁

    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手機,自然會讓我們的頭部向前傾,形成所謂的「烏龜頸」「圓肩」姿勢。這個姿勢會使頸部和上背部的肌肉,如上斜方肌(肩頸交界處那條常常感到緊繃的肌肉)、提肩胛肌等,長期處於過度使用和縮短的狀態。當肌肉持續緊繃,就容易形成「肌筋膜激痛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也就是肌肉裡的小結節。這些激痛點不僅造成局部疼痛,更可能產生「轉移痛」,放射到頭部,導致頻繁的緊張性頭痛。

  3. 核心肌群功能性無力

    「核心肌群」就像是身體的穩定器,包含腹橫肌、多裂肌、骨盆底肌和橫膈膜等深層肌肉。它們負責維持脊椎穩定,並有效傳導力量。然而,當我們久坐時,這些肌肉長期處於放鬆或被動狀態,會逐漸變得「功能性無力」(functional weakness)。這並非指肌肉本身變小或萎縮,而是大腦對其控制和募集能力下降,導致穩定性不足。一旦核心無力,脊椎的負擔就會增加,不僅容易腰痠,活動時也缺乏效率和保護。

  4. 臀肌失能,影響下肢生物力學

    久坐會讓髖關節長期呈現彎曲狀態,導致臀大肌(維持臀部力量的關鍵肌肉)長時間被拉長且不被徵召使用。這會讓臀肌變得「失能」(dysfunctional),也就是力量和耐力下降。而髖屈肌(位於大腿前側、連接骨盆與大腿的肌肉)則會因長時間縮短而變得緊繃。臀肌失能不僅影響走路、跑步時的推進力,也可能改變膝蓋和腳踝的生物力學,例如導致「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也就是膝蓋前方的疼痛。

  5. 循環變差與下肢水腫

    缺乏身體活動是導致水腫的常見原因之一。當我們長時間坐著,下肢肌肉缺乏收縮,小腿肌肉幫浦(Calf Muscle Pump)的功能就無法充分發揮,這會使得靜脈和淋巴液回流心臟的效率降低。靜脈回流差會導致血液滯留在下肢,引起腫脹;而淋巴回流受阻則會讓組織液累積,形成水腫。許多人下午會感到小腿腫脹,甚至鞋子變緊,就是循環不良的徵兆。

  6. 影響整體健康與心血管系統

    久坐被視為一種獨立的健康風險因子。長時間缺乏身體活動,會導致身體能量消耗降低,進而影響新陳代謝。雖然我們在這邊不會直接討論到「代謝症候群」,但長期的身體活動不足確實會與許多慢性病風險相關,例如心血管疾病。研究顯示,適度的運動與身體活動能有效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並改善動脈僵硬度,這都與久坐不動的生活模式形成鮮明對比。

  7. 情緒與認知功能受損,越坐越疲憊

    你是否曾發現,儘管身體長時間坐著沒有大動作,卻感覺精神耗竭,難以專注?這可能是因為久坐導致的生理與心理影響。身體活動不足會影響大腦的血液供應和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進而影響情緒穩定性和認知功能。許多研究指出,按摩治療和規律的身體活動能有效降低焦慮、憂鬱,改善疲勞感,並提升整體幸福感。久坐會加劇這種「身體疲憊但大腦未休息」的狀態,導致越坐越累。


自我保健:動起來,改善久坐危害!

了解了久坐的危害,現在讓我們來學習一些簡單卻有效的自我檢測與和緩運動,幫助您在工作間隙就能活動身體,緩解不適。

1. 脊椎活動度檢測與「貓駝式」舒緩

「貓駝式」是一個非常好的脊椎整體活動練習,它可以幫助您在辦公室也能輕鬆啟動脊椎的每個環節。

  • 起始姿勢: 採四足跪姿,雙手位於肩膀正下方,雙膝位於髖部正下方,小腿與腳背輕鬆放鬆於地面。頸部保持自然放鬆,視線向下看。
  • 動作過程:
    • 貓式(拱背): 緩慢吸氣,同時將背部向上拱起,像貓咪一樣,感受胸椎與腰椎向上延伸。頭部輕輕向下彎曲,視線看向肚臍。
    • 駝式(塌腰): 緩慢吐氣,同時將背部向下塌陷,將腹部輕輕貼向地板,感受脊椎向下延伸。頭部輕輕向上抬起,視線看向前方,但避免過度仰頭導致頸部不適。
  • 呼吸配合: 拱背時吸氣,塌腰時吐氣。確保呼吸與動作同步,幫助脊椎的活動。
  • 感受度提醒: 感受脊椎像波浪一樣,一節一節地緩慢移動。重點是溫和的伸展,而非追求大幅度的彎曲。避免任何疼痛感。
  • 常見錯誤提醒: 動作過快或幅度過大,容易造成脊椎壓力。請務必緩慢進行,感受肌肉的伸展。避免只動頸椎或腰椎,忽略胸椎的參與。
  • 建議次數與頻率: 每次進行10-15個循環,每天可進行2-3次,或在感覺疲憊時隨時練習。

2. 胸椎僵硬度檢測與「胸椎伸展」舒緩

久坐常導致胸椎僵硬,進而影響肩頸和呼吸。這個動作可以有效改善胸椎的活動度。

  • 起始姿勢: 準備一個泡沫滾筒(foam roller)或類似的圓柱形物體。仰臥在地板上,將泡沫滾筒橫向放在您的中背部(約肩胛骨下緣位置)。雙手輕輕抱住頭部後側,手肘朝向天花板,膝蓋彎曲,雙腳平踩地面。
  • 動作過程:
    • 緩慢吐氣,讓您的身體輕輕向後仰,使胸椎順著泡沫滾筒的弧度伸展,感受胸口被打開,肩胛骨輕輕向後夾。頭部可以輕輕下垂,但確保頸部沒有不適。
    • 緩慢吸氣,再輕輕回到起始位置。
    • 您可以將泡沫滾筒往上或往下滾動一小段距離,找到不同的胸椎節段進行伸展。
  • 呼吸配合: 向後仰時吐氣,回正時吸氣。深長的呼吸有助於放鬆胸腔和胸椎。
  • 感受度提醒: 感受胸椎周圍肌肉的溫和伸展,以及胸腔的擴張。如果感覺到骨頭摩擦或尖銳疼痛,請立即停止,並調整位置或輕柔度。
  • 常見錯誤提醒: 動作只集中在腰部,而非胸椎。確保滾筒位於肩胛骨下方到中背部之間。避免用頸部過度用力,而是讓頭部自然放鬆,由胸椎帶動。
  • 建議次數與頻率: 每個位置停留5-10秒,重複5-8次,然後移動滾筒到其他節段。每天可練習1-2次。

如果您嘗試了以上方法仍未改善,或想找到最適合您的根本解決方案,請不要猶豫,讓專業的物理治療師來幫助您。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網路文章的建議無法取代專業的一對一評估。

如果您想更深入了解久坐相關問題的各種成因與完整的物理治療策略,可以參考我們的『疾病索引列表與文章超連結』終極指南。

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在乎的事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一對一物理治療預約。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在乎的事。讓我們透過專業的評估與個人化的治療計畫,陪您一起找回無痛、靈活的身體!

診所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3號2樓

預約電話:(02) 2717-7600。

官方網站:https://www.ajwkptc.com

LINE@一對一諮詢:點此加好友

歡迎追蹤我們的 FacebookInstagram 獲取更多即時健康資訊!

本文由 黃博靖 物理治療師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 進行醫療審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