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可以做重量訓練嗎?

骨質疏鬆可以做重量訓練嗎?


您好,我是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許靖雯物理治療師。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發現許多朋友對於身體保健,特別是像骨質疏鬆這樣的議題,常常感到既擔憂又困惑。其中一個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骨質疏鬆可以做重量訓練嗎?」許多人一聽到「骨質疏鬆」,直覺反應就是骨頭很脆弱,深怕一不小心就骨折,因此對重量訓練望之卻步。

今天,我將以物理治療師的專業角度,帶您深入了解骨質疏鬆與重量訓練的關係。我會為您破除迷思,解釋為什麼適當的重量訓練不僅安全,更是對抗骨質疏鬆的關鍵策略,並提供您在家就能執行的實用運動,幫助您建立骨骼健康,活出自信與活力。

為什麼骨質疏鬆需要重量訓練?深入骨骼的奧秘

要回答「骨質疏鬆可以做重量訓練嗎?」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骨骼的運作機制。我們的骨骼並非一成不變,它是一種活的組織,不斷在進行「骨骼重塑」。這個過程主要由兩種細胞負責:成骨細胞(Osteoblasts)負責建造新骨,就像建築工人一樣;而蝕骨細胞(Osteoclasts)則負責分解老舊骨質,像拆除工人。在健康的身體裡,這兩種細胞的活動是平衡的。

然而,當您被診斷出骨質疏鬆(Osteoporosis),這代表您的骨骼「鋼筋水泥」的密度(也就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已經下降,骨骼變得脆弱,就像老舊的房舍,容易因為輕微的衝擊就發生骨折(Fracture)。這通常是因為蝕骨細胞的分解速度快過成骨細胞的建造速度。

那麼,重量訓練在這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這就是「機械應力(Mechanical Stress)」的奧秘!當您進行重量訓練時,肌肉收縮會對骨骼產生拉力與壓力,這些機械應力就像一封指令,強烈刺激成骨細胞活躍起來,促使它們努力建造更多新骨,進而增加骨密度,讓您的骨骼變得更強韌、更紮實。這也是為什麼,單純的有氧運動(例如散步、游泳)雖然對心肺功能極佳,但對於直接提升骨密度而言,效果不如承重或阻力訓練來得顯著。

此外,骨質疏鬆往往伴隨著另一個隱形殺手——肌少症(Sarcopenia)。肌少症就像是「肌肉的骨質疏鬆症」,指的是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量和肌力持續流失的現象。肌肉的流失會讓您更容易跌倒,而跌倒正是骨質疏鬆患者最常見的骨折原因。因此,重量訓練不僅能直接強化骨骼,更能同步訓練您的肌力,改善平衡感,從根本上降低跌倒的風險。在我的臨床經驗中,許多來台北安健維康求診的長輩,透過循序漸進的重量訓練,不僅骨密度有所改善,連走路都變得更有力、更有自信,讓我由衷替他們感到開心。

破除迷思:骨質疏鬆不能做重量訓練?

「骨質疏鬆就不能做重量訓練」這是一個常見的迷思。事實上,物理治療師會告訴您:並非「不能做」,而是「如何安全地做」。不當的、超出負荷的訓練確實可能造成傷害,但這與是否有骨質疏鬆無關,而是訓練方法的問題。

安全有效的重量訓練,需要遵循以下幾個核心原則:

  • 漸進式負荷(Progressive Overload): 不要一開始就挑戰高重量。從小重量、低阻力開始,逐步增加負荷,讓骨骼和肌肉有足夠的時間適應。
  • 正確姿勢(Proper Form):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正確的動作能確保力量作用在目標骨骼和肌肉上,避免不必要的關節壓力或脊椎負擔,從而預防受傷。
  • 聆聽身體(Listen to Your Body): 訓練過程中若感覺到 Sharp Pain(銳利、刺痛感),應立即停止。輕微的痠脹感是正常的,但疼痛絕不是。
  • 避免高衝擊(Avoid High Impact): 對於骨質疏鬆較嚴重的朋友,初期應避免跳躍、跑步等高衝擊運動,以免增加骨骼負擔。

透過專業的評估與指導,物理治療師會為您量身打造專屬的訓練計畫,確保您在安全的範圍內,有效地刺激骨骼生長,強化肌力。

在家也能做的骨骼保健運動:許靖雯物理治療師教您這樣練!

身為物理治療師,我深知許多朋友可能無法每天到診所報到。因此,我為您設計了幾個在家就能輕鬆執行的運動,這些運動能幫助您初步建立肌力與平衡,為更進階的重量訓練打下基礎。在開始任何運動前,請先進行以下的自我檢測:

自我檢測:簡易平衡測試

這個測試能初步評估您的平衡能力,平衡感對於預防跌倒至關重要,也是骨質疏鬆患者需要特別注意的環節。

  • 起始姿勢: 找一個安全、平坦且有牆壁或穩固家具可以輕扶的空間。雙腳併攏站立,雙手輕輕叉腰。
  • 動作過程: 慢慢閉上眼睛。
  • 呼吸配合: 保持自然、平穩的呼吸。
  • 感受度提醒: 閉眼後,您會感覺到身體重心有微小的擺動與調整。感受足底與腳踝、小腿肌肉為了維持平衡而進行的微調。這就是您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的展現,指的是您「不需要看,也能知道自己身體在哪裡」的能力,這對於預防跌倒非常重要。
  • 常見錯誤提醒: 如果您感到非常不穩,可以稍微睜開眼睛,或將手扶向牆壁。不要強撐,以免跌倒。
  • 建議次數與頻率: 維持閉眼單腳站立30秒。如果能穩定維持,恭喜您!如果無法,則記錄您可以維持的時間,這將作為您訓練進步的依據。每天進行1-2次。

以下是三個我推薦的骨骼保健運動:

運動一:坐姿腳跟提起(溫和承重訓練)

這個動作能安全地提供足部與小腿的承重刺激,對於骨質密度有益。

  • 起始姿勢: 舒適地坐在穩固的椅子上,雙腳平放於地面,膝蓋彎曲約90度。確保您的背部挺直,但不要過於僵硬。
  • 動作過程: 慢慢地抬起您的腳跟,只用腳尖著地,盡可能地抬高。感受小腿後側肌肉的收縮,就像墊腳尖一樣。到達最高點後,維持1-2秒,然後以離心收縮(Eccentric Contraction)的方式,也就是想像您在「緩慢放下重物」時,肌肉雖然拉長,卻依然用力抵抗的狀態,慢慢地將腳跟放回地面。
  • 呼吸配合: 抬起腳跟時輕輕吸氣,緩慢放下時輕輕吐氣。
  • 感受度提醒: 您應該感覺到小腿後側的肌肉有輕微的緊繃與收縮感,但不應該感到任何疼痛。
  • 常見錯誤提醒: 動作過快,沒有控制;或沒有將腳跟抬到最高點;或者身體過度前傾,將重量轉移到大腿上,減少對小腿的承重。
  • 建議次數與頻率: 12-15下為一組,重複2-3組。每天進行1次,可穿插在休息時間。
運動二:彈力帶髖關節外展(強化髖部肌群,預防跌倒)

強化髖部的肌肉,尤其是臀中肌(Gluteus Medius),也就是你臀部兩側的肌肉,對於維持骨盆穩定和預防跌倒非常重要。

  • 起始姿勢: 側躺在地上,雙膝微彎,讓彈力帶套在雙膝上方(如果沒有彈力帶,也可以徒手練習)。頭部可以枕在下方手臂上。
  • 動作過程: 上方腿保持微彎或伸直皆可,慢慢地將上方腿向天花板方向抬起,感受到髖部外側肌肉(臀中肌)的張力。抬到您能控制的最高點,維持1-2秒,然後緩慢放下,回到起始位置。
  • 呼吸配合: 抬起腿時吐氣,放下腿時吸氣。
  • 感受度提醒: 您應該清楚地感覺到髖部外側(臀部兩側)有痠脹感,這代表臀中肌正在努力工作。不應該感到腰部疼痛或不適。
  • 常見錯誤提醒: 抬腿時骨盆向後傾斜或晃動,或腰部過度拱起代償。請確保整個動作過程中,身體軀幹保持穩定,盡量只移動髖關節。
  • 建議次數與頻率: 每邊10-12下為一組,重複2-3組。每週進行2-3次,給肌肉足夠的休息時間。
運動三:牆壁伏地挺身(訓練上半身與承重)

這個動作能安全地訓練您的上半身肌力,並提供上肢的承重,對骨骼健康有益。

  • 起始姿勢: 面對牆壁站立,距離約一步的距離(可根據身高調整,確保雙手能伸直觸牆)。雙手打開與肩同寬,手掌平貼在牆上,高度約與胸口平行。雙腳稍微打開,與肩同寬。
  • 動作過程: 慢慢彎曲您的手肘,讓身體向牆壁靠近,直到您的鼻子或胸口輕輕碰到牆壁(或您能達到的極限)。感受胸部和手臂前側的肌肉發力。保持身體從頭到腳踝呈一直線,不要弓背或翹臀。然後,用力推回,回到起始位置。
  • 呼吸配合: 身體向牆壁靠近時吸氣,推回時吐氣。
  • 感受度提醒: 您應該感覺到胸部、肩膀前側和手臂有輕微的張力與收縮。
  • 常見錯誤提醒: 弓背、翹臀或身體下沉,導致腰部壓力增加。確保核心穩定,全程保持身體直線。手肘向外張開角度過大,可能對肩膀造成不適。
  • 建議次數與頻率: 10-15下為一組,重複2-3組。每天進行1次。

何時需要專業協助?

儘管自我訓練很有幫助,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骨質疏鬆的程度也各有不同。如果您嘗試了以上方法仍未改善,或者在訓練過程中感到任何不適、疼痛加劇,甚至不確定動作是否正確,請不要猶豫。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發現許多來找我的朋友,最常抱怨的就是不確定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某種運動,或是運動時總覺得不舒服。臨床上,我們通常會先透過詳細的問診與觸診(Palpation),評估您的肌筋膜(Myofascial),也就是包裹著你肌肉的「隱形網」的健康狀況,以及各關節的活動度、肌力與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來判斷問題根源。

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骨質疏鬆的各種成因與完整的物理治療策略,可以參考我們的『疾病索引列表』終極指南

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會根據您的個人狀況,進行精確的評估,了解您的骨密度、肌力、平衡感,甚至包括您的姿勢和步態,為您量身打造一個安全、有效且循序漸進的運動計畫。這不僅能幫助您有效地對抗骨質疏鬆,更能改善您的整體身體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網路文章的建議無法取代專業的一對一評估。如果您嘗試了以上方法仍未改善,或想找到最適合您的根本解決方案,請不要猶豫,讓專業的物理治療師來幫助您。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一對一物理治療預約。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在乎的事。讓我們透過專業的評估與個人化的治療計畫,陪您一起找回無痛、靈活的身體!

診所地址: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3號2樓

預約電話: (02) 2717-7600

官方網站: https://www.ajwkptc.com

LINE@一對一諮詢: 點此加好友

歡迎追蹤我們的 FacebookInstagram 獲取更多即時健康資訊!

本文由 黃博靖 物理治療師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 進行醫療審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