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師會幫我減肥嗎?

物理治療師會幫我減肥嗎?


您好,我是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資深物理治療師許靖雯。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發現許多來找我的朋友,最常抱怨的除了各種疼痛,另一個隱而未現卻又息息相關的問題,就是對於「體重管理」的困擾。您可能也會問:「物理治療師會幫我減肥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今天我就來和大家深入聊聊這個話題。

物理治療師會幫我減肥嗎?

當我們談到「減肥」「體重管理」時,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飲食控制、卡路里計算,或是高強度的有氧運動。這些當然是體重管理的重要環節,然而,我的經驗告訴我,如果身體存在著隱藏的疼痛、活動受限,甚至不正確的動作模式,那麼再好的減肥計畫都可能難以持續,甚至導致運動傷害,讓您離健康體重越來越遠。這就是物理治療師可以為您帶來關鍵性幫助的地方。

作為一位物理治療師,我不會直接開立減肥藥物,也不會為您設計嚴格的飲食菜單。然而,我的專業是幫助您「有效率地動起來」「無痛地維持運動習慣」以及「建立健康的身體感知」,這正是長期體重管理成功的基石。許多文獻也指出,運動對於整體健康和福祉至關重要。

為什麼「動不起來」是體重管理的阻礙?

許多來台北看診的民眾,最常分享的減肥失敗經驗就是:「一運動就痛」、「不知道怎麼正確發力」、「常常覺得全身痠痛,根本不想動」。這些問題,往往指向深層的肌肉失衡 (Muscle Imbalance)動作控制障礙 (Movement Control Impairment)

試想一下,如果您的膝蓋在爬樓梯時隱隱作痛(可能是髕股疼痛症候群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或者您長期受下背痛困擾,您還會熱衷於跑步或重訓嗎?答案往往是否定的。這些疼痛會讓您對運動產生恐懼回避行為 (Fear-Avoidance Behavior),進而導致活動量減少,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使得體重問題更難解決。

物理治療的核心,就是從根本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會運用運動機能學 (Kinesiology)生物力學 (Biomechanics) 的知識,分析您的身體在不同動作下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模式,找出效率低下的環節,並透過專業的治療手法和運動處方,重新建立健康的動作模式。

物理治療師如何幫助您有效「動起來」?

我通常會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幫助您擺脫限制、享受運動:

  • 疼痛管理與根源治療 (Pain Management & Root Cause Treatment):
    • 手法治療 (Manual Therapy):我們會運用各種徒手治療技巧,例如肌筋膜鬆弛術 (Myofascial Release),來解除肌肉的緊繃和沾黏。肌筋膜就像是包覆在肌肉和器官外的一層結締組織,當它緊繃或沾黏時,會限制身體的活動度並引起疼痛。透過精準的鬆弛,能改善組織彈性,減少不適。
    • 關節鬆動術 (Joint Mobilization):針對活動度受限的關節,我會使用輕柔但精準的關節鬆動術,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例如,研究顯示,對於頸部疼痛或下背痛,徒手治療搭配運動能有效緩解症狀。
    • 了解痛因 (Understanding Pain Drivers):更重要的是,我會協助您理解疼痛的來源。例如,許多長期姿勢不良的上班族,可能會出現上交叉症候群 (Upper Crossed Syndrome),導致頸部前引(Forward Head Posture) 及上背部圓肩,進而引起肩頸痠痛。我們會解釋這些成因,並提供解決方案。
  • 改善動作效率與姿勢控制 (Improving Movement Efficiency & Postural Control):
    • 核心肌群強化 (Core Muscle Strengthening):核心肌群 (Core Muscles) 不僅僅是指腹肌,它更包含了深層的腹部、背部、骨盆底肌肉,以及大腦對於身體位置的感知能力。穩定的核心能有效傳遞力量,減少脊椎和關節的壓力。例如,Janda學派強調,肌筋膜系統與神經系統是緊密連結的,肌筋膜的健康狀態會影響動作的效率與協調性。
    • 本體感覺訓練 (Proprioception Training):這是一種訓練大腦感知身體位置和運動的能力。當本體感覺不足時,動作會變得笨拙或不協調,增加受傷風險。例如,在膝關節手術後進行本體感覺訓練,有助於恢復膝關節穩定性。
  • 建立個人化運動處方 (Personalized Exercise Prescription):
    • 漸進式運動訓練 (Progressive Exercise Training):我會根據您的身體狀況、疼痛程度和目標,設計一套漸進式的運動計畫。這可能包含肌力訓練、伸展運動、心肺功能訓練等。運動處方的設計需考量個體差異,避免單一、僵化的訓練方案。
    • 離心收縮訓練 (Eccentric Exercise Training):這是一種特殊的肌力訓練,強調肌肉在拉長時的控制能力。例如,對於肌腱炎(如網球肘阿基里斯腱炎),離心收縮訓練被證明非常有效,因為它能促進肌腱組織的修復和重塑。
  • 習慣養成與動機支持 (Habit Formation & Motivational Support):我發現,即使是完美的運動計畫,如果無法融入日常生活,也很難持之以恆。因此,我會與您共同探索,如何將運動融入您的生活作息,並提供心理建設和鼓勵,幫助您克服惰性,享受運動的樂趣。

立即體驗:兩個您可以嘗試的自我保健動作

我深知您可能迫不及待想知道,現在就能做些什麼來改善身體狀況。以下我提供兩個簡單卻非常有效的自我檢測與和緩運動,它們能幫助您初步了解自身狀況,並啟動核心肌群。

動作一:腹式呼吸啟動核心 (Diaphragmatic Breathing for Core Engagement)

這個動作能幫助您感受並啟動深層的腹橫肌 (Transversus Abdominis),這是核心肌群最深層、最穩定的肌肉,對於脊椎穩定和正確發力至關重要。

  • 起始姿勢 (起始姿勢):平躺在床上或瑜伽墊上,膝蓋彎曲,雙腳平放地面。
    將一隻手放在胸口,另一隻手放在腹部(肚臍上方)。
  • 動作過程 (動作過程):
    吸氣:緩慢深吸氣,感受放在腹部的手隨著腹部向上隆起,而放在胸口的手保持相對不動。想像氣流從鼻子進入,一直下沉到肚臍下方,讓腹部像氣球一樣緩慢膨脹。
    吐氣:緩慢地透過嘴巴吐氣,腹部自然下沉,想像將腹部的氣全部吐光,腹部的手會感覺腹部向內、向下收縮。
    在吐氣的最後,您可以輕輕收縮肚臍,讓它靠近脊椎,並感受腹部深層肌肉的輕微收緊。這就是腹橫肌在工作的感覺。
  • 呼吸配合 (呼吸配合):全程保持緩慢、深沉的呼吸,專注於腹部的起伏。
    吸氣時腹部鼓起,吐氣時腹部下沉。
  • 感受度提醒 (感受度提醒):您應該主要感受到腹部在活動,胸口保持平穩。如果胸口起伏較大,表示您可能習慣使用胸式呼吸,需要多加練習腹式呼吸。
    腹部應是輕柔地鼓起與下沉,而非用力繃緊或憋氣。
  • 常見錯誤提醒 (常見錯誤提醒):
    胸口過度起伏,肩膀上抬。
    吸氣時腹部內縮,吐氣時腹部鼓起(呼吸模式顛倒)。
    過度用力導致腹部僵硬。
  • 建議次數與頻率 (建議次數與頻率):每次練習5-10分鐘,每天可以進行2-3次。這個動作在睡前或感到壓力時練習特別有效。

動作二:橋式 (Bridge Pose)

橋式是一個簡單卻能有效訓練臀部肌肉和核心穩定的運動。臀部肌肉(尤其是臀大肌 Gluteus Maximus臀中肌 Gluteus Medius)對於骨盆穩定和下肢運動功能至關重要,也能間接改善下背痛。

  • 起始姿勢 (起始姿勢):與腹式呼吸相同,平躺在床上或瑜伽墊上,膝蓋彎曲,雙腳平放地面,腳跟靠近臀部。
    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掌心朝下。
    收縮核心,保持下背部輕微貼地(不要弓起)。
  • 動作過程 (動作過程):
    吸氣:準備。
    吐氣:緩慢向上抬起臀部,直到身體從肩膀到膝蓋呈一條直線。過程中感受臀部和大腿後側肌肉發力,而不是腰部。
    停留:在頂部稍作停留1-2秒,感受臀部的收縮。
    吸氣:緩慢、有控制地將臀部放回地面,想像脊椎一節一節地回到地面。
  • 呼吸配合 (呼吸配合):上抬時吐氣,下放時吸氣,保持呼吸順暢。
  • 感受度提醒 (感受度提醒):主要感受臀部肌肉和大腿後側肌肉的發力感。
    避免腰部過度拱起或膝蓋向外/內倒。
  • 常見錯誤提醒 (常見錯誤提醒):
    腰部代償:腰部過度拱起,導致腰部痠痛而非臀部發力。這通常是因為核心不穩定或臀肌無力。
    膝蓋外展/內收:膝蓋在抬起過程中向外或向內張開。保持膝蓋與髖關同寬。
    速度過快:快速上抬和下放,失去肌肉控制。
  • 建議次數與頻率 (建議次數與頻率):重複10-15次為一組,每次練習2-3組。每天可進行1次,或隔天進行。

我的目標不僅是減輕您的疼痛或解決您的問題,更是要賦予您掌控自己身體的能力。就像學生需要上網搜尋最新的研究文獻 (如PubMed) 來學習新知一樣,我會將複雜的醫學知識,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達給您,讓您理解自己的身體為什麼會出現問題,以及如何透過日常習慣和運動來維持健康。

這篇文章可能無法涵蓋所有「減肥」相關的細節,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生活習慣、甚至是骨骼結構(例如:髖臼 Acetabulum髕骨 Patella)都是獨特的。如果您想更深入了解體態調整、疼痛管理與運動表現提升的各種成因與完整的物理治療策略,可以參考我們的『疾病索引列表與文章超連結』終極指南

結語: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在乎的事

「減肥」從來不是一場孤獨的戰爭,它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與協助。物理治療師能為您提供的是,一個穩固的身體基礎,讓您能夠無痛、有效率地參與運動,並將運動融入生活,最終達到健康的體重管理目標。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網路文章的建議無法取代專業的一對一評估。如果您嘗試了以上方法仍未改善,或想找到最適合您的根本解決方案,請不要猶豫,讓專業的物理治療師來幫助您。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一對一物理治療預約。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在乎的事。讓我們透過專業的評估與個人化的治療計畫,陪您一起找回無痛、靈活的身體!

診所地址: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3號2樓

預約電話: (02) 2717-7600

官方網站: https://www.ajwkptc.com

LINE@一對一諮詢: 點此加好友

歡迎追蹤我們的 FacebookInstagram 獲取更多即時健康資訊!

本文由 黃博靖 物理治療師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 進行醫療審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