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師的肩頸痠痛與手腕職業傷害

牙醫師的肩頸痠痛與手腕職業傷害

身為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資深物理治療師,我梁鈞嵐,深知許多職業人士,特別是像牙醫師這樣需要長時間維持精細姿勢、高度專注於手部操作的朋友們,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常常會面對肩頸痠痛與手腕職業傷害的困擾。這不僅影響您的工作效率,更可能嚴重降低您的生活品質。在我的物理治療師生涯中,我發現這些問題不僅常見,而且若不加以重視,長期下來可能導致更複雜的慢性疼痛症狀。


牙醫師的肩頸痠痛與手腕職業傷害:深入解析成因與物理治療策略

許多來找我的牙醫師朋友,最常抱怨的就是下班後僵硬的肩頸,以及作完一台刀後感到無力的手腕。您是否也常常彎著腰、低著頭,在患者的口腔中進行精細操作?或者在修磨補綴物時,手腕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手指反覆執行小幅度動作?這些工作特性正是造成您肩頸痠痛與手腕職業傷害的關鍵。

從物理治療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的成因並非單一,而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讓我們深入淺出地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些問題,以及「為什麼」我接下來會建議的自我保健方法能夠幫助您。

肩頸痠痛:姿勢與肌肉失衡的元兇

牙醫師的工作需要長時間保持前傾、低頭的姿勢,這會對頸椎和上背部造成巨大的壓力。當您專注於口腔內部的視野時,往往不自覺地將頭部前伸,形成所謂的「烏龜頸」(Forward Head Posture)。這種姿勢會導致以下問題:

  • 頸後肌群過度負荷:為了抵抗頭部前傾的重力,您頸後和上背部的肌肉,如上斜方肌(Upper Trapezius)、提肩胛肌(Levator Scapulae)等,必須長時間保持緊繃,像纜繩一樣拉住您的頭部,避免其向前掉落。這種持續性的靜態收縮(Static Contraction)會導致肌肉血液循環不良,養分和氧氣供應不足,進而產生「肌筋膜激痛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TrPs)。激痛點就是肌肉中那些摸起來硬硬、按壓會特別痠痛,甚至會把疼痛傳導到其他部位(例如從肩頸傳到頭部或手臂)的「小結節」
  • 胸大肌與胸小肌緊繃:長時間圓肩弓背(Rounded Shoulders)的姿勢,會使您胸前的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和胸小肌(Pectoralis Minor)縮短且緊繃。這兩條肌肉一旦緊繃,就會把您的肩膀和頭部往前拉,進一步加劇烏龜頸和圓肩的姿勢,形成惡性循環。當胸小肌過於緊繃時,甚至可能壓迫到手臂的神經血管束,引發上肢麻木或疼痛。
  • 核心穩定肌群失能:當您專注於手部操作時,往往忽略了軀幹的穩定。核心肌群(Core Muscles),尤其是深層的頸椎穩定肌群,在大腦對於身體位置的感知能力(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下降時,無法有效啟動以提供脊椎的穩定性。這使得周邊的大肌肉必須承擔更多穩定作用,加速其疲勞和痠痛。

手腕職業傷害:重複性動作與局部過勞

牙醫師的手部需要進行高度精細且重複性的操作,例如使用牙科器械、鑽頭等。這類工作環境使得手腕和手指肌腱承受持續的壓力,最常見的狀況是:

  • 肌腱炎:長時間重複性的屈伸手腕或使用拇指,如在使用高速鑽牙機或進行根管治療時,可能導致手腕和前臂的肌腱發炎,例如媽媽手(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學術上稱作「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這會引起手腕靠近拇指側的疼痛,特別是在抓握或扭轉動作時加劇。
  • 神經壓迫症狀:牙醫師在操作時,手腕常需維持不自然的姿勢,加上前臂肌肉的緊繃與腫脹。這可能導致正中神經在手腕處的腕隧道(Carpal Tunnel)受到壓迫,引起手指麻木、刺痛,甚至夜間麻醒等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的症狀。
  • 網球肘(Lateral Epicondylitis):雖然常與網球運動員相關,但牙醫師因其重複性手腕伸展動作和抓握器械,前臂伸腕肌群也可能過勞,導致手肘外側疼痛。

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建議:自我檢測與和緩運動

要有效改善這些職業傷害,除了調整工作環境與習慣,定期的自我保健也至關重要。以下我會提供幾個您可以立刻執行的自我檢測與和緩運動,幫助您緩解牙醫師的肩頸痠痛與手腕職業傷害。這些運動的原理在於改善肌肉失衡、增加組織彈性,並提升身體對姿勢的感知能力。

自我檢測:胸小肌緊繃度測試

胸小肌的緊繃是造成圓肩和影響肩頸姿勢的常見原因。這個測試可以幫助您了解您的胸小肌是否過於緊繃。

  • 起始姿勢:平躺在堅硬的床面或地板上,頭部不墊枕頭,雙手輕鬆放在身體兩側,手掌朝上。確保您的下背部不過度弓起,可輕微收腹讓下背部貼近床面。
  • 動作過程:保持身體其他部位放鬆,感受您的肩膀後側是否能完全貼平床面。尤其是肩膀和手肘(若手肘自然彎曲)能否輕鬆地接觸到床面。
  • 呼吸配合:自然呼吸即可。
  • 感受度提醒:如果您感到肩膀後側或手肘無法完全貼平床面,甚至有懸空感,這表示您的胸小肌可能過於緊繃,需要進行伸展。
  • 常見錯誤提醒:切勿為了讓肩膀貼平而過度用力弓背或把下巴抬高。這會讓測試結果不準確。
  • 建議次數與頻率:這是一個評估動作,您可以在早晚各進行一次。

和緩運動一:頸部深層屈肌訓練(Chin Tuck)

這個運動能訓練您的頸部深層屈肌(Deep Cervical Flexors),也就是大腦對於身體位置的感知能力,幫助改善烏龜頸,讓頭部回到正確的位置。

  • 起始姿勢:平躺在堅硬的床面或地板上,頭部不墊枕頭,雙手輕鬆放在身體兩側。
  • 動作過程:
    1. 輕輕地收下巴,感覺像是要做出「雙下巴」的動作,同時讓頸椎後側盡可能地往床面方向靠近,但不要抬頭。想像你的後頸變長,頭頂往天花板延伸。
    2. 保持這個收下巴的姿勢約5-10秒。
    3. 緩慢放鬆,回到起始位置。
  • 呼吸配合:在收下巴時自然輕柔地吸氣,放鬆時輕柔吐氣。保持呼吸流暢,避免憋氣。
  • 感受度提醒:您會感覺到頸部前方深層肌肉輕微收縮,而後頸部有拉長的感覺。不應該感覺到頸部前方或側邊有痠痛或緊繃感,如果感覺到,表示您可能用了淺層的肌肉,動作需要調整。
  • 常見錯誤提醒:切勿過度用力,導致下巴向胸口壓得太緊,或者頸部過度後仰,這都無法正確訓練到深層肌肉。動作幅度應輕柔、緩慢。
  • 建議次數與頻率:每次重複10-15下,每天可進行2-3組。

和緩運動二:胸小肌伸展

這個伸展可以幫助放鬆緊繃的胸小肌,改善圓肩姿勢。

  • 起始姿勢:站在一個門框旁,或者找一面牆的轉角。將您的前臂(手肘彎曲約90度)或整個手臂放在門框或牆角上,使肩膀和手肘與地面平行。您的身體呈弓箭步站立,一隻腳在前,另一隻腳在後。
  • 動作過程:
    1. 慢慢地將身體向前傾,感覺胸部肌肉被拉伸。保持核心微收,身體軀幹打直,不要弓背或過度後仰。
    2. 當您感覺到胸部或肩膀前方有輕微拉伸感時,保持這個姿勢約30秒。
    3. 緩慢回到起始位置。
  • 呼吸配合:保持深而緩慢的呼吸。在伸展時,嘗試深吸氣,然後緩慢吐氣,感覺肌肉隨著吐氣而放鬆。
  • 感受度提醒:您會感覺到胸部前方的肌肉有溫和的拉伸感。不應該感覺到疼痛或麻木。如果感覺到,請立即停止並調整姿勢。
  • 常見錯誤提醒:避免為了伸展而使肩膀聳起,或身體過度旋轉。這會降低伸展效果並可能造成不適。
  • 建議次數與頻率:每側重複2-3次,每天可進行2-3組。

和緩運動三:前臂伸腕肌群伸展

這個伸展有助於緩解手腕和前臂的疲勞與緊繃,特別適合緩解牙醫師的手腕職業傷害。

  • 起始姿勢:伸直您的手臂,手掌朝下,與地面平行。另一隻手輕輕抓住伸直手臂的手掌,使其手指指向地面。
  • 動作過程:
    1. 用另一隻手輕輕地將伸直手臂的手掌往身體方向拉,直到您感覺到前臂上側(伸腕肌群)有輕微的拉伸感。
    2. 保持這個姿勢約20-30秒。
    3. 緩慢放鬆,回到起始位置。
  • 呼吸配合:保持深而緩慢的呼吸。在伸展時,嘗試深吸氣,然後緩慢吐氣,感覺肌肉隨著吐氣而放鬆。
  • 感受度提醒:您會感覺到前臂上方有溫和的拉伸感。不應該感覺到疼痛或麻木。
  • 常見錯誤提醒:切勿過度用力拉伸,以免造成肌腱或關節的傷害。保持手肘伸直。
  • 建議次數與頻率:每側重複2-3次,每天可進行2-3組。

結語:專業評估與個人化治療的重要性

牙醫師的肩頸痠痛與手腕職業傷害,常常是長期累積的結果,涉及到複雜的肌肉失衡、姿勢習慣與神經功能問題。這篇文章旨在幫助您初步理解身體狀況,並提供一些實用的自我保健建議。如果您想更深入了解肩頸痠痛與手腕職業傷害的各種成因與完整的物理治療策略,可以參考我們的「疾病索引列表與文章超連結」終極指南。

然而,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網路文章的建議無法取代專業的一對一評估。如果您嘗試了以上方法仍未改善,或想找到最適合您的根本解決方案,請不要猶豫,讓專業的物理治療師來幫助您。在台北,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就是您值得信賴的選擇。我們的專業團隊將根據您的個人工作模式、身體狀況和疼痛根源,量身定制最適合您的物理治療計畫,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您擺脫疼痛,重拾工作與生活的品質。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一對一物理治療預約

您的健康,是我們最在乎的事。讓我們透過專業的評估與個人化的治療計畫,陪您一起找回無痛、靈活的身體!

本文由 黃博靖 物理治療師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院長) 進行醫療審閱。

 

TOP